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众人望去,只见孙玉国背着包袱站在对街,望着百草堂门口的热闹,神色复杂。他手里还捏着个纸包,不知里面是什么。王宁犹豫了一下,刚要迈步,孙玉国却转身快步走了,背影在夕阳里缩成个小点。
后来听钱多多说,孙玉国去了镇上,在一家药铺做了伙计,专管晾晒药材,手脚倒比从前麻利了。
那天夜里,王宁在药圃里给胡椒苗浇了点水。月光洒在新翻的泥土上,泛着清辉。他想起白天孙玉国的样子,忽然觉得,或许人心也像药材,哪怕曾经走了岔路,只要肯重新晾晒、打磨,未必不能找回些本真。
就像这胡椒,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只要内核是辛热的,总有它该去的地方。
入秋时,百草堂的药圃里有了惊喜。三株胡椒苗竟抽出了新藤,其中一株还缀着个青绿色的小浆果,像颗攥紧的翡翠珠子。王雪每天清晨都去看,用竹片给藤条搭架子,嘴里念叨着:“快长快长,等红了就知道是不是真能结果。”
这天钱多多来送药材,刚进门就被王宁拉到药圃。他盯着那枚青果,突然一拍大腿:“成了!这是活了!看来你这地是养药材的好地方,比南洋的火山土差不了多少!”
王宁笑着递过一碗新沏的胡椒茶,茶汤澄黄,飘着两三粒完整的胡椒。“托你的福。对了,上次你说孙玉国在镇上药铺做事,近来如何?”
钱多多咂了口茶,辣得直吸气:“听说规矩多了,上次我去送药,见他蹲在院里翻晒陈皮,指甲缝里全是药渣子,倒比从前像个正经药行人了。”
话未落,门外传来熟悉的咳嗽声。张阳药师拄着拐杖进来,怀里抱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些晒干的胡椒藤叶。“这是我在山里采的,虽不如你这南洋苗金贵,但煎水熏洗,能治风寒湿痹。”老人指着叶片背面,“你看这纹路,和你药圃里的是一个路数,都是带着股韧劲的。”
王宁想起爹的《本草备要》里确实提过胡椒藤叶的用法,只是寻常人多看重果实,少有人留意叶子。他取来纸笔,让林婉儿记下,又对张阳道:“过几日村里要办秋社,不如就用这藤叶煮水,给老人们泡泡手脚。”
秋社那日,晒谷场架起了大铁锅,张娜和王雪正往沸水里撒藤叶,青绿色的叶子在水里翻滚,冒出带着草木气的热气。村民们排着队来泡脚,李大爷坐在最前排,捧着个粗瓷碗,里面是王宁特意给他调的麦冬茶,见人就说:“可别学我贪嘴,胡椒是好东西,也得看自个儿身子受不受得住。”
正热闹时,有个身影在人群外徘徊,穿着件半旧的蓝布短褂,手里拎着个小木箱。王宁认出是孙玉国,他比从前清瘦了些,头发剪得整齐,眼神倒比从前平和。
“孙掌柜,进来坐。”王宁扬声招呼。
孙玉国愣了愣,低着头走进来,把木箱往地上一放:“我……我来还东西。”打开箱子,里面竟是些用油纸包好的药材,其中一包正是真胡椒,颗粒饱满,和钱多多送的不相上下,“这是我在镇上药铺挑的好货,之前……之前对不住大家。”
人群安静了片刻,李大爷率先开口:“过去的事了,谁还没犯过错?你能想着把好药材送回来,就比啥都强。”
孙玉国眼圈红了,从怀里掏出本皱巴巴的账册:“这是我以前进假药的账,记着从哪些人手里收的货。王掌柜要是信得过,拿去报官,也算我……赎罪。”
王宁接过账册,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页,忽然想起爹牌位旁的《本草备要》。他把账册退回去:“账册你留着,往后进货时多看看,别再走岔路。至于赎罪,不如帮我个忙——”他指着药圃,“那边的胡椒苗该搭新架子了,你来得正好。”
孙玉国愣了愣,随即用力点头,挽起袖子就往药圃走。王雪递给他根竹竿,他接过去时手有些抖,搭架子的动作却很麻利,原来他年轻时也种过庄稼。
傍晚收拾摊子,林婉儿的“药验录”又添了新页,这次画的是秋社的场景,角落里有个搭架子的身影,旁边写着:“药材无善恶,用者存本心。”王宁看了,在旁边补了句:“如胡椒辛热,能驱寒,亦能灼人,全在分寸之间。”
夜里关了铺门,王宁从爹的牌位前取下那包胡椒,打开锡罐,将新收的胡椒倒进去,听见“哗啦”一声脆响,新旧胡椒混在一起,难分彼此。张娜端来碗胡椒炖鸡汤,香气暖融融的,王雪和林婉儿凑过来,四个人围着小桌,窗外传来秋虫的叫声,倒比任何时候都安宁。
“哥,明年胡椒能结果吗?”王雪啃着鸡腿问。
“不知道。”王宁舀了勺汤,辛香混着暖意滑进喉咙,“但只要好好侍弄,总有结果的那天。”
他看向窗外,药圃里的胡椒藤在月光下舒展着,新搭的架子稳稳地托着藤蔓,像双手托着团希望。远处的山影沉沉,仿佛也在听这屋里的笑语,闻这满院的胡椒香。
后来,百草堂的胡椒苗真的结了果。成熟的红浆果被王宁小心摘下,一半送给村民做调料,一半晒干入药。有人说这本地长的胡椒,辛气里带着点土腥味,却比南洋的更暖心。孙玉国时常来帮忙照看,成了药圃的常客,偶尔还会给王宁讲些镇上的药材行情,言语间再无从前的精明,多了几分实在。
那年冬天,王宁在百草堂门口立了块小木牌,上面刻着:“胡椒虽微,温胃散寒;用药如兵,对症方灵。”字是张阳药师写的,笔力遒劲,风吹雨打也磨不掉。过往的村民见了,总会停下看两眼,有人想起那场寒症,有人记起秋社的暖汤,都笑着说:“这胡椒啊,真是百草堂的福星。”
只有王宁知道,真正的福星从不是胡椒,而是存于人心的那份敬畏——对药材的敬畏,对分寸的敬畏,对知错能改的敬畏。就像那胡椒藤,无论长在南洋还是本地,只要根扎得深,心向阳光,总能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
开春后,药圃里的胡椒藤又抽出了新枝,王雪在架子旁插了块小木牌,上面写着“胡椒”二字,是她跟着林婉儿学写的,笔画还带着稚气,却一笔一划很认真。张阳药师偶尔会来指点,说这藤的长势比去年更旺,叶脉里藏着股劲儿。
钱多多来送药材时,带了本新印的《本草图解》,特意翻到胡椒那一页给王宁看:“你看这画的,跟你药圃里的一模一样。往后啊,说不定你这百草堂的胡椒,也能成个名号。”
王宁笑着摇头,却把那本书放在了爹的牌位旁,和那本《本草备要》并排摆着。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泛黄的纸页上,也落在牌位前那罐胡椒上,辛烈的香气混着淡淡的墨香,在屋里久久不散。
有时孙玉国来搭架子,会站在胡椒藤前看半天,手指轻轻抚过叶片,像在琢磨什么。王宁偶尔问他在想什么,他只说:“这藤真能熬,去年冬天那么冷,居然没冻死。”
王宁便说:“药材都这样,看着娇贵,实则皮实。就像人,跌过跟头,只要肯爬起来,总能熬出个头绪。”
孙玉国听了,会愣一愣,然后低头继续捆竹竿,动作比从前更稳了。
秋末收胡椒时,王宁让王雪把第一批晒干的胡椒装了小袋,分送给村里的老人,袋子上印着林婉儿画的胡椒藤,旁边写着“温胃散寒,适量服用”。李大爷捧着小袋,笑得合不拢嘴:“这玩意儿,现在看在眼里,心里都暖烘烘的。”
夜里,百草堂的灯总亮到很晚。有时是王宁在看书,有时是张娜在缝补,王雪和林婉儿凑在灯下,一个学认药材,一个描图纸。胡椒的辛香从库房里飘出来,混着药圃里草木的清气,成了村里最安心的味道。
有人说,百草堂的胡椒和别处不一样,辛烈里带着股温厚劲儿。王宁知道,那不是胡椒本身的味道,是人心熬出来的暖意——就像那年寒雨里的胡椒汤,就像秋社上翻滚的藤叶,就像无数个日子里,守着药铺、守着药材的那份心。
日子就像胡椒藤,慢慢攀着架子往上长,不慌不忙,却自有力量。而百草堂的故事,也像这胡椒的香气,在村里的烟火气里,一点点漫开,成了人们心里忘不掉的滋味。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化神境修士陈默,与小师妹双双陨落后,竟然重回地球的高三时代?!前世初恋,陈默不屑一顾。前世敌人,陈默一拳打爆。前世你看我不起?今世我让你望尘莫及!...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虎视眈眈。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