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章 俄罗斯帝国(第8页)

然而改革也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可以耕种的土地减少,巨额赎金的支付以及改革破坏了以前那种相对稳定的局面,农民参与的反抗斗争愈演愈烈。1860年,农民发起126次反抗斗争,1861年,甚至增加到了1176次。即使如此,俄国还是挺过了这段煎熬混乱的年代,政局逐渐趋于稳定,迈向了新的时代。

亚历山大变革的重点放在了军事、司法、社会、行政方面。在军事方面,俄国施行全民义务服兵役,废除军队中旧的惩罚制度。社会保障方面,俄国对教育机构和医院医疗卫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1863年起俄国的大学不再受管辖,学术氛围趋于自由。自1864年起,非高等教育机构开始面向全国招生,从此任何一个阶级的孩子都有上学的权利。这一时期,俄国的第一所女子学校成功创办,女生也可以进入学校学习医学,接受高等教育。亚历山大在位期间,俄国女子的社会地位明显高于其他欧洲国家。

那个时期的俄国,交通不够发达,当时俄国全国上下铁路里程不到965公里,只有一条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的铁路。亚历山大清楚的认识到这一问题,采取措施,大兴土木。到亚历山大去世时,全国的铁路的总长已经达到了22525公里。交通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迅猛前进,俄国伺机进入西方先进国家的行列。

亚历山大二世于1864年1月1日宣布地方级别的“缙绅会议”成立。这个会议是一个议政机关,其成员包括各个阶层的相关人士。它也被赋予了部分行政管理功能:负责管理当地的交通物流、医疗卫生以及慈善事业。同年11月份,司法变革开始,陪审团制度在俄国开始施行。所有案件均开庭受理,被告拥有雇佣律师的权利。法官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真正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贵族在法律诉讼过程中毫无特权可言。

改革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显著的发展。亚历山大二世在位期间,俄国涌现了许多艺术团体、医疗卫生机构还有教育机构,第一批社会慈善团体就是在这个时候成立的。在这个时期,俄国拥有许多著名的成就。首先,1856年俄国人尽皆知的艺术馆--特列季奇亚科夫画廊正式面向公众。其次,1860年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竣工并投入使用。此后,在近20年间,莫斯科动物园、莫斯科音乐学院、俄国电子同学社、俄国历史博物馆建以及俄国第一个发电站相继完工。而俄国的发电站是圣彼得堡进入电气时代的标志。

在亚历山大的改革期间,有效地措施使得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促使社会飞快发展,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力量。同时,消极影响也渐渐出现,一些地下反革命团体企图通过进行恐怖主义活动刺杀政府要员和沙皇,来改变俄国社会结构。

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此前试图通过签订法令来改变重组国委会的进程就此搁置。而此后即位的亚历山大三世和尼古拉二世都未能进行实质性的政治改革,将这一进程继续下去,相反,俄国的各种社会诟病渐渐出现,而这,最终导致了革命的爆发。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日本企图和众列强一同瓜分清朝。俄国与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垂涎很久,两军多次意欲交战。1904年针对自己的利益,日本试图和俄国关于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地区问题进行谈判,但是,没有得到回应。同年2月6日,俄国外交官遭到日本驱逐。2月8日日军向俄军发起正面进攻,拥有着先进武器装备的俄国不但没有优势,反而被日本压制。俄军军政要员自信心受挫,广大民众也对沙皇的领导产生质疑和反抗情绪。

1905年,近几十年的国家的动荡不安导致广大民众对罗曼诺夫王朝的不满,俄国境内爆发了一次无组织无目标的革命。改革失利和少数名族要求民族独立也是革命爆发的一个因素。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俄军在日俄战争中以惨败收场。日俄战争之后,俄国境内不断爆发军人革命。意欲反政府或者是没有任何目标的社会暴动行为,像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农民起义、暴动、恐怖袭击等等事件无一不在冲击着沙皇的统治。

1905年1月,尼古拉二世沙皇为稳定混乱的局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他任命亚历山大·布雷金代替彼得·德米特里耶维奇·斯维亚托波尔克-米尔斯基为内政部长。其次,沙皇政府专门组建一个征集圣彼得堡附近民众对沙俄政府意见的委员会,并将该委员会交予辛德洛夫斯管理。这个委员会由一些政府机构人员、国营企业的领导者、还有部分私营企业的老板组成。此外,沙皇政府还让工人们推选出工人代表参加委员会。但是,推选工人代表一事遭到这些社会主义拥护者的激烈反对,因为一些先进的社会主义拥护者希望能拉拢庞大的工人力量参与武装革命,所以工人代表最终也没有被推选出来。同年2月20日,这个刚成立一个月余的委员会,还没投入运转就宣布解散了。

1905年2月17日,革命党人在克里姆林宫门口刺杀了赫赫有名的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死后,沙皇迅速作出反应,于3月3日发布了《布雷金诏书》,诏书宣布:允许民众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以及传教自由、信仰自由。此外,沙皇还降低了农民赎地的价格。

5月份时,来自各地方的政党和议会代表在莫斯科召开会议,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一致决定要创立一个国家层次的议会。之后,尼古拉二世在详细了解会议内容后,斟酌再三,委派王子谢尔盖·特鲁别茨可伊代为宣布同意会议决议。

之后,尼古拉虽然批准成立国会即国家杜马,但是为了保持沙皇政府绝对的领袖地位,他对议会成员的选举严格把关,还限制议会的各项权利,致使国家杜马形同虚设。沙皇的这一举动,让民众极为不满。国内时局也变得更为动荡,阶级矛盾一触即发。10月份,工人阶级发起大罢工,一时间,国内几乎所有行业都停止运行,沙俄政府几近瘫痪。

面对着混乱的局面,尼古拉二世不得不妥协,一来是为了避免动乱加剧,再者,沙皇并没有足够的军力去镇压这次全国性的大罢工。10月17日,沙皇政府颁布了“十月诏书”。诏书宣布:公民拥有集会自由、言论自由、参加普选等基本权利。沙皇政府还授予俄罗斯国会中央立法权。“十月诏书”发布后,各地区的罢工运动、示威游行运动纷纷自行结束。之后,沙皇政府又作出了新的让步--释放了收押在监的重型政治罪犯。沙皇的不断退让,标志着革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然而十月诏书的出台,并没有让社会上的激进派放松警惕。他们认识到,十月诏书只是沙皇的缓兵之计,只有结束沙皇的统治,才能真正的获得民主权利。于是,在国家杜马选举之际,激进派的社会主义拥护者和一些社会革命人士则号召民众拿起武器,推翻诺曼王朝的统治,实现真正的民主。

1905年12月份,新兴的布尔什维克党在莫斯科发动了一场武装暴动,但是却因沙皇的暴力镇压以失败而告终。

1905年革命,最终在沙皇的威逼利诱、暴力打压下失败了。但是武装革命思潮已经开始蔓延。

1914年,沙俄加入了一战的协约国行列。沙皇尼古拉二世自命不凡,亲自上阵带兵,在世界战场东线与德军交战。征战期间,尼古拉二世把政务交给皇后和一些亲信处理。此外,他还宠幸荒淫无道的“伪修士”拉斯普京,致使政府内部贪污之风盛行,政府十分腐败。

战争消耗掉了沙俄政府大量的金钱,沙皇为了支撑高达300多亿卢布的军费,不得不举借外债,维持军需。为此,他下令在国内不断的印刷纸币、发行国债,致使国内货币贬值,物价上升,经济市场一片混乱。货币贬值严重时,卢布的购买力只有27戈比。到了1917年,沙俄的国债已经一路飙升到336亿卢布了。沙俄政府专门成立了各种议会,用来维持国内经济市场的平衡性。事实上,议会的成立却是为了更好的调用国内的物资送往战场。俄国的经济受到战争拖累,面临随时崩溃的危险。工厂方面为了迅速完成军队预定的物品,不断的让下层工人加班加点,压榨剩余劳动力,在战争的缝隙间赚取利润。据统计,1913年到1915年,大部分工厂的平均纯利润都由8。84%增长到16。49%。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工厂利润仍然能连年增长,可见这些资本家对下层社会的劳动人民的压榨是多么的残酷。

为了拖住德奥的军力,配合各协约国在西线战场的战事,俄军同时对德、奥地利、奥匈帝国的军队发起进攻。同时和三国军队交手使得俄军的兵力分散开来,在出其不意的几次主动进攻胜利后,军队就渐渐显出疲态来,在后来的战斗中,更是屡战屡败。俄军屡次战败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国内经济崩溃致使军需严重不足,也有俄国军队自身的原因:第一、军队指挥个人主义严重,致使军队战斗力十分低下;第二、俄军的军事策略已经过时,无法和德奥军队先进优秀的战略相抗衡。

之后,为了缓解西线战场的作战压力,同时帮助英军登陆参加战斗,俄军对德奥军队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总攻。俄国军队此时已经强弩之末,这场攻势后,沙俄的损失更是异常惨重:100多万人被俘,死伤士兵不计其数,沙俄政府的统治地位也摇摇欲坠。

俄军在一战中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军队指挥目光短浅,能力有限,致使俄军打了许多败仗,平白损失了无数士兵。其次,一些对俄军彻底失望的士兵,选择了溃逃,不断涌现的逃兵动摇着军心,让留下来的士兵也毫无战斗欲望,军队士气十分的低落。再次,俄军的后勤工作也十分混乱,军需用品短缺,粮食供给跟不上,俄军的大后方在闹饥荒,出战时因为武器短缺而造成的人员伤亡更是数不胜数。

战争后期,德军开始对俄国展开更为猛烈的攻击。俄军不得不奋力反击,形势十分危急,而国内的经济形势更加不容乐观。为了缓解内忧外患,杜马建议尼古拉二世组建君主立宪政府。君主立宪政府是1905年革命时建立的,但是成立不久就被沙皇取缔了。尼古拉不愿意回顾1905年的历史,便否定了这项提议。

1917年,为了坚持抗战,俄军几乎征用了国内的全部男丁,最后竟然连面包师都被抓去服役了。人们忍无可忍,在2月23日(儒略历3月8日)时举行示威游行。这天刚好是国际妇女节,许多妇女参加游行,一方面是为了庆祝这个属于妇女们的节日,另一方面,是为了控诉沙俄政府的恶劣行径。在激进派人士的支持鼓励下,各个阶层的人们都争相罢工罢学,自发加入到活动中来。这些人包括工人、老师、白领阶层、甚至是学生。不消几日,游行队伍就变得十分壮大。此时,彼得格勒几乎所有工厂、商店、学校都处于瘫痪状态。一些社会主义拥护者和自由主义人士激烈的控诉沙俄政府的“暴政”,要求重新选举有责任心的内阁成员。最后,为了防止爆发革命,杜马议员一致决定逼沙皇退位以平息民愤。

至此,推翻沙皇统治的武装斗争爆发。

2月25日,尼古拉二世听闻人民暴动的消息后怒不可遏,听不进任何劝告,直接命令彼得格勒的军区首长塞盖·哈巴洛夫将军调遣军队进行武力镇压,并规定在第二天中午的时候一定要结束暴动。2月26日,军队开始执行命令,向暴动的人们开枪。这样的行为让人民更加愤怒,革命情绪空前高涨。到27日,许多工人已经拿起了武器进行反抗斗争,一些前去镇压暴动的士兵被人们的革命情绪所感染,纷纷倒戈相向。随后,警察也加入了动乱行列。沙皇派去的镇压暴动的军队全部变成了暴动的“帮手”,沙皇政府的暴力镇压活动彻底被粉碎。

27日夜里,内阁成员向沙皇递交辞职申请,并且强烈建议军部暂时实行军事独裁统治,但被军部领导否决。这时候,沙皇身在沙场带兵作战,看到自己带领的军队一次次战败,就开始认识到自身力量的不足。这个认知让他十分的气馁,也开始认识到国内暴动的人民力量是多么的强大。沙皇甚至预感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时代即将过去。3月13日,沮丧的尼古拉二世正式宣布退位,希望动乱早日结束,还俄罗斯一片安宁。至此,统治了俄罗斯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土崩瓦解了。

尼古拉二世退位以后,一直深深恐惧着革命党庞大的势力,生怕他们打击报复,于是向英国当局发出携其家族前往避难的请求,却被英国国王一口回绝。之后,临时政府把尼古拉及其家族成员安置到了西部的托博尔斯克。

1917年11月,十月革命爆发了,革命党人逮捕了尼古拉二世家族,并将其关押在叶卡捷琳堡伊帕切夫别墅。最后,尼古拉二世家族终究没有逃过覆灭的命运,第二年秋天时被布尔什维克党秘密枪决。

就这样,罗曼诺夫王朝彻底成为了历史,俄罗斯帝国也不复存在,连它们的统治者也尸骨无存。而此时,存在于俄罗斯大地上的,是日趋成熟的苏维埃政权。

缙绅会议

所谓缙绅会议,即指17世纪俄国的等级代表机构。它还有一个译名,叫国民代表会议,由此可窥其意义。伊凡四世亲政时,国内具有很多问题,主要的问题有二:一是尖锐的阶级矛盾;二是王公和领主贵族的割据势力。面对这种并不稳固的政权局势,伊凡四世可谓是两面皆敌。他既要依靠服役的贵族和市民镇压农民起义,又要跟处于统治阶级内部的贵族等作斗争,以防止他们的势力坐大,危及自己的统治。

1549年2月底,伊凡四世召开联席会议,参与者包括领主贵、服役贵族、高级僧侣以及政府高级官员。这次联席会议的直接成果是新法典的编定,并由新法典宣布改革。所谓改革,都是伊凡四世为巩固皇权而采取和措施。而1497年编定的《1497年法曲典》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而会议的意义则是,俄国等级代表君主制随着会议的顺利召开而创建完成。

这次会议即是第一次“缙绅会议”。从此,缙绅会议成为俄国对付国家大事的决策机构。有参与会议资格的人是贵族、僧侣以及市民代表3人,而主导议会的则是贵族。作为人口主体的契约农和债农并没有参与会议的资格,除非极偶然的情况下,他们才能派代表参与。缙绅会议没有固定的期限和议程,这是由沙皇主导的。17世纪上半期,由于巩固沙皇政权的需要,缙绅会议召开的次数很多。但在下半期,沙皇政权得到了基本统治,且俄国由等级代表君主制向绝对君主制过渡,缙绅会议召开的次数很少。

1613年,米哈伊·费多罗维奇由缙绅会议选举为新一任沙皇。米哈伊在位的1648~1649年间,缙绅会议编定并通过《会典》,沙皇政权已经得到相当的巩固。最后一次缙绅会议的召开是在1683~1684年间。与波兰签定的《永久和约》就是由这次缙绅会议通过的。绝对君主制在俄国建立时,缙绅会议也便随着被废止了。

热门小说推荐
神兵奶爸

神兵奶爸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财运天降

财运天降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全职艺术家

全职艺术家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雪中悍刀行

雪中悍刀行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妖夏

妖夏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