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4章 进退有仪 孔子言行中的处世之道(第2页)

在周代的政治体制中,上大夫属于统治阶层的上层,他们或出身贵族,或凭借学识与功绩获得高位,不仅掌握着重要的政治权力,还承担着为君主出谋划策、传承礼乐文化的职责。因此,与上大夫交往,不仅是个人之间的沟通,更是对政治秩序与文化传统的尊重。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主张“克己复礼为仁”,因此在与上大夫交往时,他既保持着对上位者的恭敬,又不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与道德原则,这种“恭敬与坚定并存”的姿态,正是“訚訚如也”的生动体现。

《礼记?曲礼上》中记载:“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一礼制规范,决定了上大夫在社会等级中的特殊地位,也为与上大夫交往设定了基本的礼仪框架。但孔子并未将“礼”视为僵化的等级束缚,而是将其转化为一种内在的道德修养——“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因此,“訚訚如也”的恭敬,不是对等级制度的盲目服从,而是基于“礼”的内在修养;“訚訚如也”的坚定,也不是对上位者的刻意对抗,而是基于“仁”的道德坚守。

(二)历史语境中的“訚訚”实践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许多仁人志士都践行了“訚訚如也”的处世智慧,在与上位者交往时,既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又坚守自己的原则与主张,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

1。孔子问礼于老子:恭敬求学中的坚定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这是“訚訚如也”的经典案例。老子作为当时着名的思想家、周朝的守藏室之史,学识渊博,对礼乐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属于孔子眼中“上大夫”的范畴。孔子为了深入学习周礼,特意前往洛邑拜访老子,在交往过程中,孔子始终保持着恭敬谦逊的态度。

据记载,孔子见到老子后,“俯而问礼”,虚心向老子请教关于丧礼、祭祀礼等方面的问题。老子对孔子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面对老子的教诲,孔子没有反驳,而是恭敬地倾听,随后对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这番评价,既体现了孔子对老子学识的高度敬仰,也展现了他在恭敬求学中对自身思想的坚守。

老子的思想主张“无为而治”,与孔子倡导的“克己复礼”存在一定差异,但孔子并未因老子的地位与学识而放弃自己的主张。在请教完礼之后,孔子依然坚持以“礼”为核心的治国理念,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思想。这种在恭敬学习中不盲从、在尊重权威中守本心的态度,正是“訚訚如也”的精髓——面对上大夫的学识与见解,既要虚心求教、尊重差异,又要坚守自己的思想内核,不随波逐流。

2。汲黯面谏汉武帝:恭敬中的坚守原则

西汉时期的汲黯,以刚正不阿着称,他在与汉武帝这位“上大夫”阶层的最高统治者交往时,始终秉持“訚訚如也”的姿态,既保持对君主的恭敬,又坚守自己的政治原则,成为历史上着名的“直臣”。

据《史记?汲郑列传》记载,汉武帝晚年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耗费大量民力财力攻打匈奴,导致民生凋敝。汲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在朝堂之上直言进谏。一次,汉武帝召集群臣,宣称要推行“仁政”,汲黯却当众说道:“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这句话直接点出了汉武帝的矛盾之处,让汉武帝当场“默然,怒,变色而罢朝”。

事后,有人劝汲黯不要如此顶撞皇帝,汲黯却回答:“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这番话既体现了他对君主权威的尊重——承认自己作为“公卿辅弼之臣”的职责,又彰显了他坚守原则的坚定——不愿为了迎合君主而“陷主于不义”。汉武帝虽然一时恼怒,但也深知汲黯的忠心,后来不仅没有降罪于他,反而更加敬重他的品格,曾说:“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汲黯的言行,完美诠释了“訚訚如也”的内涵:面对上位者,恭敬不是唯唯诺诺、曲意逢迎,而是以忠诚为底色,坚守原则,敢于直言进谏,帮助上位者纠正偏差,这才是对上位者真正的尊重,也是对国家与百姓的负责。

3。魏徵劝谏唐太宗:恭敬与坚定的完美融合

唐代的魏徵,是唐太宗时期的名臣,他以敢于劝谏闻名于世,在与唐太宗的交往中,将“訚訚如也”的处世智慧发挥到了极致——既对唐太宗保持着臣子应有的恭敬,又始终坚守自己的政治主张,成为唐太宗的“一面镜子”。

据《贞观政要》记载,魏徵在任期间,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余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很多时候都直言不讳,甚至不惜触怒唐太宗。例如,唐太宗曾想修建一座宫殿,魏徵得知后,立即进谏,列举了历代君主因大兴土木而导致国家衰败的例子,劝唐太宗“戒奢以俭”。唐太宗起初有些不满,但魏徵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耐心地向唐太宗分析利弊,最终唐太宗接受了魏徵的劝谏,放弃了修建宫殿的计划。

魏徵的劝谏,始终保持着恭敬的态度,他在进谏时,往往会先肯定唐太宗的政绩,再委婉地指出问题,既给足了唐太宗面子,又达到了劝谏的目的。例如,在劝谏唐太宗重视人才时,魏徵说:“陛下拨乱反正,功超前古,实宜进用贤良,以辅圣德。”这种先扬后抑的方式,既体现了对唐太宗的尊重,又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主张。

唐太宗曾评价魏徵:“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这番评价,不仅是对魏徵个人的高度认可,更是对“訚訚如也”处世智慧的肯定——面对上位者,唯有在恭敬中坚守原则,在尊重中直言进谏,才能帮助上位者明辨是非,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现代社会中的“訚訚”智慧应用

在现代社会,虽然没有了古代的“上大夫”阶层,但“訚訚如也”所蕴含的“恭敬与坚定并存”的智慧,依然在与领导、长辈、行业前辈等上位者的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职场中与领导交往:恭敬执行与理性建言的平衡

在职场中,领导作为团队的决策者,承担着统筹全局的责任,与领导交往时,需要保持“訚訚如也”的姿态——既要恭敬地执行领导的决策,又要在发现问题时坚定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做到“服从不盲从,建言不越位”。

某企业的部门经理小张,就是一位深谙“訚訚”智慧的职场人。一次,公司领导提出了一个新的市场推广方案,要求小张的部门负责执行。小张在仔细研究方案后,发现方案中存在一个潜在的风险——推广渠道过于单一,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面对这种情况,小张没有直接否定领导的方案,而是先组织部门员工按照方案的要求制定了详细的执行计划,向领导展示了自己执行方案的决心。

随后,小张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单独向领导汇报工作,在汇报完执行计划后,他坦诚地说:“领导,我们在制定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发现这个推广方案的渠道非常精准,但如果能增加一个线上社群推广渠道,可能会覆盖更多的目标客户,进一步提高推广效果。这是我们初步拟定的社群推广方案,想请您参考一下。”

领导听完小张的汇报后,对他的细心与专业表示认可,采纳了他的建议。最终,这次市场推广活动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效果,小张也因出色的表现得到了领导的提拔。小张的做法,正是“訚訚如也”在现代职场中的生动实践——对领导的决策保持恭敬,认真执行;同时,在发现问题时,以专业的态度、恰当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既尊重了领导的权威,又为团队的成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相反,有些职场人在与领导交往时,要么过于恭敬,对领导的决策盲目服从,即使发现问题也不敢提出,最终导致工作失误,影响团队业绩;要么过于傲慢,不尊重领导的决策,随意否定领导的想法,导致与领导关系紧张,难以在团队中立足。这两种极端的做法,都违背了“訚訚如也”的智慧,不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

2。学术领域与前辈交流:谦逊学习与独立思考的结合

在学术领域,行业前辈往往拥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和丰富的研究经验,与前辈交流时,需要秉持“訚訚如也”的态度——既要谦逊地向前辈学习,汲取他们的学术智慧,又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目崇拜前辈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学术见解。

某高校的年轻教师小李,在从事历史学研究时,一直以着名历史学家王先生为榜样。为了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小李经常主动向王先生请教问题,每次请教时,他都会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将自己在研究中遇到的困惑有条理地整理出来,虚心听取王先生的意见。王先生也非常欣赏小李的谦逊与勤奋,经常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分享给小李。

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王先生提出了一个关于某历史事件的新观点,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广泛关注。小李在认真研究了王先生的观点后,发现其中存在一个逻辑漏洞——王先生的观点主要基于文献资料,但忽略了考古发现的实物证据。面对这种情况,小李没有因为王先生是行业前辈而回避问题,而是在研讨会的提问环节,恭敬地说:“王老师,您提出的这个观点非常有启发性,让我深受启发。不过,在我的研究中,发现有几份考古报告中的实物证据,似乎与您的观点存在一些差异,我想向您请教一下,这些实物证据是否可以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中呢?”

王先生听完小李的提问后,并没有生气,反而对小李的独立思考能力表示赞赏。他笑着说:“小李,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我在研究时确实忽略了这些考古证据。学术研究就是这样,需要不断地交流、碰撞,才能不断完善。我们之后可以一起深入研究这些考古证据,进一步完善这个观点。”

在王先生的指导下,小李与王先生合作撰写了一篇学术论文,将文献资料与考古证据相结合,对那个历史事件进行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论文发表后,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评价。小李的做法,正是“訚訚如也”在学术领域的体现——对前辈保持谦逊,认真学习前辈的学术成果;同时,保持独立思考,敢于对前辈的观点提出合理的质疑,在交流与碰撞中推动学术的进步。

3。家庭生活与长辈相处:孝顺恭敬与理性沟通的统一

在家庭生活中,长辈作为家庭的长者,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与长辈相处时,需要践行“訚訚如也”的智慧——既要孝顺恭敬,尊重长辈的生活习惯和人生经验,又要在观念存在分歧时,以理性的方式与长辈沟通,避免因盲目顺从或激烈对抗而影响家庭和谐。

大学生小王在毕业后,面临着职业选择的问题。小王的父母希望他能回老家考公务员,认为公务员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是“铁饭碗”;但小王却对互联网行业充满兴趣,希望能去一线城市的互联网公司工作,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面对与父母的观念分歧,小王没有与父母激烈争吵,也没有盲目顺从父母的意愿。他首先认真倾听了父母的想法,对父母的关心表示理解和感谢:“爸妈,我知道你们希望我考公务员,是为了我好,担心我在外面工作辛苦,没有保障,我特别感谢你们的关心。”

随后,小王向父母详细介绍了自己对互联网行业的了解,以及自己的职业规划:“爸妈,我在大学期间就一直在学习互联网相关的知识,还在互联网公司实习过,我非常喜欢这个行业的工作氛围和发展前景。我知道去一线城市工作会很辛苦,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我想趁着年轻,为自己的理想拼一把。而且,现在互联网行业发展很快,只要我努力工作,未来的发展空间也很大,不一定比公务员差。”

热门小说推荐
问道章

问道章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雪中悍刀行

雪中悍刀行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妖夏

妖夏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万古天帝

万古天帝

人族少年叶寒,身怀神秘功法天帝诀,入大世界中,与群雄争霸,观万族并起!天地苍茫,今朝我主沉浮!小说关键词万古天帝无弹窗万古天帝txt全集下载万古天帝最新章节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