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批判春秋“私天下”的政治现实
春秋时期,“私天下”的现象盛行,诸侯将权力视为家族私产,为争夺权力与利益相互攻伐,卿大夫则以权谋私,欺压百姓,导致社会动荡、民生凋敝。孔子对这种政治现实深感痛心,他认为,这种“私天下”的做法违背了“礼”与“仁”的原则,是社会混乱的根源。
而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焉”的境界,恰好与春秋时期的“私天下”形成鲜明对比——舜、禹不私享权力、不贪图私利,始终以百姓福祉为根本;而春秋时期的诸侯与卿大夫,却将权力与利益视为私有,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孔子通过赞叹舜禹,实则是在批判当时的政治现实,指出“私天下”的危害,呼吁统治者回归“公天下”的传统,以“公心”治理天下。
例如,孔子曾批评季孙氏“八佾舞于庭”,认为这是“僭越周礼”的行为,本质上是季孙氏将鲁国权力视为私产,不顾君臣礼仪;他还批评管仲“器小”,认为管仲虽辅佐齐桓公称霸,却“有三归,官事不摄”,贪图个人利益,没有达到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焉”的境界。这些批评,与对舜禹的赞叹形成呼应,都体现了孔子对“私天下”的批判与对“公天下”的追求。
(二)倡导“仁政”的执政理念
孔子的核心政治理念是“仁政”,而舜、禹的执政实践,正是“仁政”的完美体现。“仁政”的核心是“仁者爱人”,即统治者要以百姓的福祉为根本,关心百姓的疾苦,推行有利于百姓的政策,而非追求个人的权势与利益。
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焉”,正是“仁者爱人”的体现——他们不私享权力,是为了让贤明者治理天下,让百姓受益;他们不贪图私利,是为了将资源用于解决百姓的困难,让百姓安居乐业;他们承担治理天下的责任,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安稳、和谐的生活。孔子通过赞叹舜禹,实则是在倡导“仁政”的执政理念,希望后世统治者能以舜禹为榜样,践行“仁者爱人”,推行“仁政”,实现天下的长治久安。
孔子曾对弟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意思是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要严谨办事、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百姓,役使百姓要顺应农时。这一“仁政”主张,与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焉”的执政理念一脉相承——都是以百姓为根本,注重百姓的利益与需求。
(三)期望士人的“公心”与“担当”
孔子不仅对统治者抱有期望,也对士阶层抱有期望。他认为,士作为社会的精英,应具备“公心”与“担当”,以天下为己任,为实现“仁政”与“公天下”的理想而努力。而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焉”的境界,正是士阶层应追求的道德标杆——不贪图个人私利,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以天下百姓的福祉为根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孔子曾对弟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意思是士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责任重大,路程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重大吗?奋斗到死才停止,难道不遥远吗?这种“以仁为己任”的担当,与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焉”的责任担当本质相同——都是将更宏大的目标(仁、百姓福祉)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例如,孔子的弟子子路,便以“担当”着称,他曾表示“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愿意将自己的车马、衣物与朋友共享,即便用坏也不遗憾,这种“利他”精神正是“公心”的体现;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依然“不改其乐”,潜心学习,追求“仁”的境界,不贪图物质私利,这种“安贫乐道”的品质也与舜禹“不与”私利的境界相契合。孔子通过教育弟子,希望将舜禹的“公心”与“担当”传承下去,让士阶层成为推动“仁政”与“公天下”的重要力量。
四、“有天下而不与”的当代价值:从执政理念到社会精神
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的执政境界,虽诞生于上古时代,但其蕴含的“公心”“责任”“利他”精神,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能够为公共治理、组织管理、个人修养提供宝贵启示,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
(一)公共治理:以“公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在当代公共治理中,“有天下而不与”的核心精神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政府部门与公职人员不将权力视为私有,不追求个人或部门私利,而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承担起为人民服务、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
1。权力“公器公用”:杜绝特权与腐败
当代公共治理强调权力的“公器属性”,要求公职人员牢记“权力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杜绝特权思想与腐败行为。舜、禹“不享特权而亲民”的作风,正是当代公职人员应遵循的准则。例如,我国推行的“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便是为了遏制权力私有化倾向,确保权力用于为人民谋福祉。许多优秀的公职人员,如“时代楷模”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都以“公心”践行职责:焦裕禄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身患重病仍坚持带领群众治理风沙、盐碱地,不搞特殊待遇,住普通窑洞,吃粗粮淡饭,始终与百姓同甘共苦;杨善洲退休后,放弃城市的安逸生活,回到家乡植树造林,将价值数亿元的林场无偿捐给国家,不谋个人私利。他们的行为,正是当代版的“有天下而不与”,以“公心”守护权力的纯洁,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
2。责任“利民为本”:解决民生痛点
当代公共治理的核心目标是解决民生痛点,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这与舜、禹“解百姓之困”“促社会和谐”的责任担当一脉相承。近年来,我国推行的一系列民生政策,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教育公平、医疗保障等,都是“利民为本”的体现。在脱贫攻坚中,数百万扶贫干部深入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方案,帮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其中许多干部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如黄文秀,放弃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百色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最终因暴雨引发的山洪不幸遇难。这些扶贫干部以“舍身忘我的责任担当”,践行了“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与舜、禹治水救灾、教化百姓的责任精神高度契合。
(二)组织管理:以“利他”精神构建和谐高效的组织文化
在当代组织管理(如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有天下而不与”的精神体现为“利他”的管理理念——组织管理者不将权力或资源视为个人私有,不追求个人权威或利益,而是以组织发展、员工成长、社会贡献为根本,构建和谐高效的组织文化。
1。权力共享:激发团队活力
优秀的组织管理者会摒弃“集权式”管理,注重权力共享与民主决策,让员工参与到组织管理中,激发团队活力。这与舜、禹“任用贤才、分权治理”的做法相似——舜任用皋陶、后稷等贤才分管不同事务,不独断专行;当代企业中,许多优秀管理者也会建立“扁平化管理”“员工持股”等制度,让员工拥有更多话语权与决策权,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积极性。例如,华为公司推行“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通过“员工持股计划”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不将企业利益集中于少数人;同时,华为注重人才培养,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鼓励员工发挥才能,这种“利他”的管理理念,让华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成为全球知名企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责任共担:推动组织与社会共赢
当代组织管理越来越强调“社会责任”,要求组织不仅追求经济效益,还要关注环境、社会与员工利益,实现“组织与社会共赢”。这与舜、禹“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相呼应——舜、禹治理天下,不仅关注百姓的物质生活,还注重社会和谐;当代组织也应将“社会责任”纳入发展战略,如推行“绿色生产”减少环境污染、参与公益事业帮助弱势群体、保障员工权益提升员工幸福感。例如,阿里巴巴集团在发展电商业务的同时,积极参与乡村振兴,通过“农村淘宝”项目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参与公益救灾,在地震、洪水等灾害发生时捐款捐物,帮助灾区重建;同时,阿里巴巴注重员工福利,为员工提供完善的医疗、养老保障与职业发展通道。这种“责任共担”的做法,既提升了组织的社会形象,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实现了“组织与社会共赢”。
(三)个人修养:以“公心”与“担当”实现人生价值
在当代个人修养中,“有天下而不与”的精神体现为“公心”与“担当”的品质——个人不贪图私利,不追求个人名利,而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己任,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1。摒弃“私利至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代社会,一些人受“功利主义”影响,将“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人生目标,忽视他人与社会利益,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社会矛盾加剧。而“有天下而不与”的精神提醒我们,应摒弃“私利至上”的价值观,树立“利他”“为公”的理念。例如,“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放弃城市的优越生活,在贫困山区创办免费女子高中,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教育岗位,帮助数千名贫困女孩圆了大学梦。她不追求个人名利,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甚至积劳成疾仍不放弃,这种“公心”与“担当”,让她实现了“改变贫困女孩命运”的人生价值,也成为无数人学习的榜样。
2。主动承担责任:在奉献中成长
“有天下而不与”的精神还要求个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奉献中实现成长。无论是参与志愿服务、帮助身边的人,还是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精益求精,都是“担当”的体现。例如,许多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支教”“社区服务”等志愿活动,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传授知识,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一些普通公民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挺身而出,如参与火灾救援、救助落水者等。这些行为虽看似平凡,却体现了“公心”与“担当”,让个人在奉献中获得成就感与幸福感,实现人生价值的提升。
五、结语:以“至公之境”照亮当代社会发展之路
孔子对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焉”的赞叹,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依然闪耀着“公心”与“责任”的光芒。舜、禹的执政境界,不仅是上古“公天下”传统的典范,更是当代社会发展的精神财富——它提醒我们,无论在公共治理、组织管理还是个人修养中,都应摒弃“私利至上”的观念,以“公心”对待权力与资源,以“担当”承担责任与使命。
在当代社会,我们虽不再面临“治水救灾”的艰巨任务,却面临着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等新的挑战。要解决这些挑战,需要我们传承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的精神:在公共治理中,以“人民为中心”,让权力服务于人民;在组织管理中,以“利他”为导向,实现组织与社会共赢;在个人修养中,以“为公”为追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愿我们都能以舜、禹为榜样,践行“至公之境”,让“公心”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让“担当”成为每个人的行动自觉,共同构建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美好的当代社会!
喜欢历史的回响:那些震撼人心的话语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历史的回响:那些震撼人心的话语
简然以为自己嫁了一个普通男人,谁料这个男人摇身一变,成了她公司的总裁大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亚洲首富帝国集团最神秘的继承者。人前,他是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商业帝国掌舵者。人后,他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把她啃得连骨头也不剩。...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我是万古人间一剑修,诸天之上第一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