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早朝进行到一半,驿使风尘仆仆地进了金銮殿,折子经过岑隐,递到了皇帝手中。
当皇帝打开折子后,众臣皆是沉寂。
海禁一事到底走向何方,没准就要看李启恺的这道折子了。
皇帝缓缓地看着手中的折子,眸色随着那一行行文字变得幽深起来。
李启恺在折子里说,如今闽州及以南一带沿海的倭寇海盗已经扫平,只余下四五股不成气候的残匪在海上流窜,不敢登岸。
然而,因为海禁,导致闽州及以南一带走私泛滥,不少民间商人为了谋取暴利,私下组织民船出海,远赴南洋,带回货品从沿海一带机动登岸,再销往大盛各处,如今那些走私商户大发横财。
而那些海匪从不与官兵正面对决,只抢劫那些走私商户的船只,来去如风,即便如此,民间走私仍然屡禁不止,自古商人皆逐利,可见远洋贸易之暴利。
在折子的最后,李启恺表示,与其屡禁不止,不如规范条约,开放海禁,令得那帮如血蛭般的海匪倭寇再无可趁之机。
为了大盛的繁荣昌盛,开放海禁誓在必行。
皇帝的脸色微变,李启恺虽然没明说,但言下之意分明就是如今那几伙海匪就是靠那些走私商户被抢的货船“供养”着。
而闽州官府之所以拿那几伙海匪没辙,也正是因为那些走私商户本身见不得光,所以他们不仅不敢告官,而且行船时还要刻意避开官兵,如此反倒是给了海匪可趁之机!
倘若如李启恺所言,在开放海禁后,规范条约,让那些商船走固定的航线,在固定的口岸靠岸,那么官兵就可以在航线上安排巡逻,彻底绝了海匪的生路,并且从进口的货物中抽取丰厚的税收充盈国库。
在岑隐当场念完这道折子后,端木宪立刻就从队列中站了出来,对着皇帝做了一个长揖,朗声道:“臣附议。皇上,开海禁利大于弊,臣以为势在必行。”
满朝文武再次陷入沉默,金銮殿上寂静无声。
那些精明的大臣都心里清楚皇帝迫不及待地吩咐岑隐念出折子本身就代表着皇帝应该是心动了。
那么,又有谁会傻得在这个时候泼皇帝一头冷水呢?!
如此大事,皇帝当然没有当场作出决断,很快就宣布退朝,在百官的俯首恭送中离开了金銮殿。
皇帝沿着空荡荡的抄手游廊往前走着,岑隐和一个小內侍悄无声息地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
游廊里突然响起皇帝的声音:“阿隐,海禁一事你怎么看?”
静了一瞬后,岑隐方才缓缓答道:“皇上,臣以为,此一时彼一时。”
“哦?”
皇帝的尾调微微上扬,示意岑隐接着往下说。
岑隐不疾不徐地继续道:“十年前,闽州沿海海匪倭寇泛滥,滋扰民生,海禁是为平乱;如今十年过去,四海升平,百姓安乐,闽州又有李家驻守。今时不同往日。”
“臣以为开海禁一则能增加税收充盈国库;二则也可以向四海蛮夷扬我泱泱大盛之国威。”
皇帝的眉头舒展开来,神色间一片豁然开朗,抚掌笑道:“好一个此一时彼一时也!说得好。”
“皇上过奖了。”
岑隐那双妖魅的黑眸明亮生辉,似乎比那阳光下的金色琉璃瓦还要璀璨夺目。
岑隐心知皇帝对于开海禁早就心动了,只是十年前一力主张海禁的是皇帝,而皇帝素来爱颜面,觉得自己是盛世明君,想要如秦皇汉武般成为后世帝王的楷模,皇帝决不能容忍有人说他自打嘴巴,说他朝令夕改。
皇帝看着岑隐那恭敬的神色,满意地勾唇。
他知道有些清流文官暗地里批判他宠信宦臣,可是在他看来,这些宦臣没有家人没有子嗣没有牵挂,才会以他的利益为重,才能成为他手中的一把利刃。
帝皇,是天下之主,却不代表可以肆意妄为,那是暴君。
身为皇帝,就要平衡各方势力,使各方相互忌惮,方能保证皇权是最强大的力量!
所以,就必须容忍某些人、某些事的存在。
皇帝眸色幽深地望着前方几丛红艳似火的朱槿,忽然问道:“阿炎最近怎么样?”
------题外话------
来来,月票拿来!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