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伯科威兹的犯罪心理与其童年经历密切相关。1953年6月1日,他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是一个私生子。他的母亲是个单身妈妈,父亲是个有妇之夫。出生不到一周,他就被住在纽约布朗克斯区的伯科威兹夫妇领养,从此改名大卫·理查德·伯科威兹。
伯科威兹夫妇非常疼爱这个孩子,但自从大卫知道自己的身世以后,强烈的自卑心理使他对养父母和家庭产生了排斥。由于伯科威兹夫妇都不喜欢社交,导致大卫从小就特别自闭。14岁时,养母因癌症去世,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从那以后,他变得越来越孤僻。
1971年,伯科威兹参军并服役3年,在那里他以天才射手的身份脱颖而出。1974年退役后,他回到纽约做了一名保安。1975年,他的精神状况开始严重恶化,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他感到与周围的世界隔绝,于是成为了一名纵火犯,并在没有被逮捕的情况下在纽约市纵火了数百起。
1975年的平安夜,他屈服于内心的声音,用一把猎刀重伤了15岁的米歇尔·福尔曼。这次袭击标志着他从纵火犯向连环杀手的转变。1976年1月,他搬进了纽约郊区扬克斯的一栋两家人居住的房子,并开始相信住在房子里的德国牧羊犬和其他邻居的狗都被恶魔附身了,这些恶魔命令他杀死漂亮的年轻女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5。3编造的"萨姆之子"神话
伯科威兹编造了一个复杂的谎言,称自己是服从了恶魔的杀人指令,但他所说的恶魔不是别人,正是卡尔夫妇养的那条狗。他声称,这只名叫哈维的黑色拉布拉多猎犬实际上是恶魔的化身,它的主人山姆·卡尔是一个强大的恶魔,当他后来称自己为"萨姆之子"时,指的就是山姆·卡尔。
然而,伯科威兹在FBI特工的审问下最终承认,这一切都是他编造的故事。他说自己编造这个故事是为了将来被抓时,可以以精神错乱为由逃脱法律的制裁。实际上,他对女性的仇恨源于对自己生母的怨恨和性方面的挫折。他曾在一次嫖娼经历中染上了性病,这加剧了他对女性的仇视。
六、正义审判:法律的制裁
6。1法庭上的认罪
1978年5月8日,在布鲁克林的法庭上,大卫·伯科威兹面对三名法官——布鲁克林的科罗索法官、布朗克斯的威廉·卡佩尔曼法官和皇后区的尼古拉斯·楚卡拉斯法官——分别承认了六项二级谋杀罪和多项谋杀未遂罪。
每位法官都仔细询问了伯科威兹,确保他是在自愿的情况下认罪,并且完全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当被问及是否有意伤害皇后区的两名年轻女性时,伯科威兹回答:"哦,不,法官先生,我想杀死她们。"
6。2戏剧性的量刑听证会
1978年5月22日,三名法官再次回到布鲁克林法庭,准备对伯科威兹进行量刑。然而,在听证会上,伯科威兹突然情绪失控,与法警发生冲突,并大喊:"我会再次杀死他们所有人!"这一突发情况导致法官决定推迟量刑。
最终,伯科威兹被判处六个连续的25年至终身监禁,总计365年刑期。这意味着他将在监狱中度过余生,没有获得假释的机会。法官们希望通过这样严厉的判决,确保这个给纽约带来巨大恐慌的"萨姆之子"永远不能再伤害任何人。
6。3"萨姆之子法"的诞生与争议
"萨姆之子"案引发了公众对罪犯通过出售自己的犯罪故事获利的担忧。在伯科威兹被缉捕之前,有传言新闻界欲购买他的故事来大赚一笔。为了防止罪犯通过出售自己的罪行来获取收益,美国纽约州通过了一部法律"萨姆之子"(sonofsum)法。
该法律规定,州政府有权将罪犯出售的本人犯罪故事所得收入截留五年,五年后这笔钱用于补偿该犯罪行为的受害者。从立法动机来看,"萨姆之子"法案具有合理性。罪犯出售自己的犯罪行为并从中牟利,这与美国普通法中"任何人都不得从其错误行为中获得利益"的原则相违背。
然而,到了90年代,"萨姆之子"法受到合宪性质疑。最具代表性的案件是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诉纽约受害者赔偿委员会案。1991年,最高法院裁定"萨姆之子"法违反了宪法第一修正案,因为它基于内容对言论进行限制,且范围过宽。法院认为,该法侵犯了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不能因为一个人曾经犯罪就剥夺其表达的权利。
七、狱中岁月:伯科威兹的转变与争议
7。1从恶魔到"圣徒":伯科威兹的宗教转变
在被判处终身监禁后,大卫·伯科威兹被关押在纽约州北部的沙旺冈克监狱(ShaawangunkCorrectionalFacility)。在狱中,他经历了一次戏剧性的转变,从臭名昭着的连环杀手变成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
伯科威兹声称自己已经彻底改变,成为了一名重生的基督徒。他开始在监狱中传教,帮助其他犯人寻找信仰。他讨厌别人称呼他为"萨姆之子",而更喜欢被称为"大卫"。他说自己正在与撒旦战斗,而撒旦是他的老朋友。他确信撒旦害怕他,因为他知道撒旦的所有诡计。
伯科威兹的转变引起了广泛关注。他开始收到来自世界各地基督徒的信件,他们为他祈祷,并渴望得到他的建议、属灵洞见和父亲般的指导。他制作了录像带和期刊,接受基督教广播节目的采访。他带着圣经在监狱走廊里行走,就像一名牧师一样。他甚至有了自己的追随者,一位非洲人甚至以他的名字"伯科威兹"给自己的儿子命名。
7。2争议与质疑:真诚悔改还是另一场表演?
尽管伯科威兹声称自己已经悔改,但他的转变仍然受到了许多人的质疑。一些人认为这只是他为了减轻自己的罪恶感或获得关注而进行的另一场表演。毕竟,伯科威兹曾经是一个善于操纵和欺骗的人,他编造了"萨姆之子"的故事来掩盖自己的真实动机。
受害者家属和公众对他的转变持怀疑态度。他们难以相信,一个曾经如此残忍地夺走多条生命的人能够真正改变。伯科威兹的狱中表现也引发了关于罪犯改造和救赎可能性的广泛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伯科威兹声称自己已经改变,但他从未正式向受害者家属道歉,也没有详细说明他的犯罪动机或具体犯罪细节。他的"悔改"更多地停留在宗教层面,而非对自己罪行的深刻反思和承担责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八、案件影响:"萨姆之子"的遗产
8。1对纽约市的深远影响
"萨姆之子"案对纽约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案件发生期间,整个城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起案件也成为了纽约市历史上最着名的追捕行动之一,至今仍被人们铭记。
案件还导致纽约市警察局改进了他们的调查方法和资源分配。"欧米茄"专案小组的成立为未来处理类似案件提供了宝贵经验。此外,案件中使用的心理侧写技术也成为了犯罪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案例。
8。2文化影响与媒体呈现
"萨姆之子"案成为了众多书籍、电影和纪录片的主题。2025年7月30日,一部名为《对话杀人魔:山姆之子访谈录》(ConversationswithaKiller:TheSonofSamTapes)的三集纪录片在美国上映。这部纪录片探究了纽约市历史上最着名的追捕行动之一,带领观众走进纽约市警察局为追捕臭名昭着的。44口径枪杀凶手而展开的殊死竞赛,同时深入探究大卫·伯科威兹本人令人不安的内心世界。
新发现的录音资料为观众提供了难得的视角,让人们得以一窥伯科威兹扭曲的心理,了解他在20世纪70年代末制造恐怖统治时的想法。这部纪录片不仅展示了警察、记者和幸存者的亲身经历,还剖析了恐惧如何在街头蔓延,这种恐惧由神秘的信件、狂热的媒体以及似乎无处不在又无影无踪的凶手所助长。
8。3法律与社会的反思
"萨姆之子"案还引发了关于言论自由、罪犯权利和受害者赔偿的重要讨论。"萨姆之子法"的通过和随后的合宪性质疑,成为了美国法律史上的重要案例。这一法律试图平衡罪犯的言论自由和受害者获得赔偿的权利,引发了关于如何处理罪犯通过讲述自己的犯罪经历获利的长期讨论。
案件还促使人们反思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处理方式。伯科威兹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这引发了关于精神疾病与犯罪之间关系的讨论,以及如何更好地识别和治疗潜在的危险个体。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案要案详情录
一觉醒来,世界巨变。藏匿于西湖下的图腾玄蛇,屹立时如摩天大厦。游荡在古都城墙外的亡灵大军,它们只听从皇陵下传出的低语。埃及金字塔中的冥王,它和它的部众始终觊觎着东方大地!伦敦有着伟大的驯龙世家。希腊帕特农圣山上,有神女祈福。威尼斯被誉为水系魔法之都。奈斯卡巨画从沉睡中苏醒。贺兰山风与雨侵蚀出的岩纹,组成一只眼,山脊...
化神境修士陈默,与小师妹双双陨落后,竟然重回地球的高三时代?!前世初恋,陈默不屑一顾。前世敌人,陈默一拳打爆。前世你看我不起?今世我让你望尘莫及!...
王猛,特种兵,代号暴王。此人凶残暴虐,狂猛无敌,乃兵之大凶!凶兵突然回归都市,策马江湖,再搅风云大佬们顿足捶胸放虎归山,控制不住了群号450242488狂兵部落...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简然以为自己嫁了一个普通男人,谁料这个男人摇身一变,成了她公司的总裁大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亚洲首富帝国集团最神秘的继承者。人前,他是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商业帝国掌舵者。人后,他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把她啃得连骨头也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