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为了管理日益增多的客户,罗金成创建了多个QQ群,但每个群的人数都控制在十人以内。每当完成一笔交易,他就会把客户移出群聊,然后解散该群,再新建一个群接纳新客户。这种"流水式"的管理模式,让警方很难追踪他的交易记录。
罗金成甚至研究起了刑法条文,专门找出其中的"漏洞"。他发现法律对"多次诈骗"的定义并不明确,于是就钻了这个空子。从2015年4月到6月短短两个月时间里,他先后向七名不同的买家出售假毒品,累计获利七千一百五十元。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罗金成的生活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不再住废品站的小阁楼,在镇上租了套不错的房子;身上的衣服也换成了名牌,还买了辆崭新的摩托车代步。邻居们都以为他"发财"了,却没人知道这背后隐藏着如此荒唐的秘密。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罗金成还制定了"售后服务政策"。如果客户收到货后不满意,他可以"退款"。有一次,山东的一个买家发现被骗后威胁要报警,罗金成立刻退还了一千元钱。"我这是为了息事宁人,免得麻烦。"他后来解释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罗金成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计划,早已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他频繁寄送的包裹、突然改善的生活、以及网络上异常活跃的账号,都像一个个信号,指引着警方一步步接近真相。
四、警方侦查:迷雾中的追踪
2015年4月,四川省大邑县公安局接到了来自公安部的通报:有一个异常活跃的网络贩毒账号,IP地址疑似位于大邑县辖区内。这个消息让县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专案组,由经验丰富的老刑警李军(化名)带队侦查。
专案组首先从那个神秘的QQ账号"猪肉植物肉批发货到付"入手。侦查员发现,这个账号在多个涉嫌毒品交易的群组里异常活跃,经常发布一些语焉不详却指向明确的信息。但对方警惕性极高,不仅设置了复杂的验证问题,还要求必须发送吸毒视频才能通过好友申请。
"这是我们遇到的最狡猾的对手之一。"参与侦查的民警回忆道。为了获取信任,专案组尝试了多种方法,甚至考虑过用合成视频蒙混过关,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我们不能知法犯法,必须在法律框架内开展工作。"李军说。
就在侦查陷入僵局时,专案组改变了策略,决定从快递渠道入手。他们联系了大邑县几家主要的快递公司,请求协助排查可疑包裹。很快,顺丰快递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有一个姓罗的男子近两个月频繁寄送包裹,目的地遍布全国多个省份,且收件人信息都很模糊,大多只写"某先生"。
更可疑的是,这些包裹的重量都在几百克左右,运费不菲,但寄件人却毫不在意。通过调取快递单信息,侦查员发现这些包裹的寄件地址大多集中在大邑县王泗镇一带,但具体地址始终不明确。
为了找到突破口,专案组决定对这些包裹的收件人进行秘密调查。他们首先锁定了一个来自山东青岛的收件人。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侦查员成功找到了这名收件人,并在其家中查获了刚收到的包裹。令人意外的是,包裹里只有一包茶叶和一些白色晶体——经化验,这些晶体竟然是冰糖和明矾的混合物。
通过对这名买家的询问,侦查员终于获得了关键信息:卖家是四川大邑县人,姓罗,大约四十多岁,曾在网上透露自己住在王泗镇。结合之前掌握的线索,专案组将目标范围大大缩小。
在王泗镇派出所的协助下,侦查员排查了全镇所有姓罗且有前科的人员,最终将目光锁定在罗金成身上。资料显示,这个人有吸毒和非法持枪前科,且近期无业在家,却突然购买了新车,生活明显改善,种种迹象都与警方掌握的情况高度吻合。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专案组对罗金成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秘密监控。他们发现罗金成几乎每天都要上网几个小时,且经常在固定时间联系快递员上门取件。2015年6月10日,侦查员截获了罗金成的一个新订单,目的地是云南昆明。根据以往的规律,他很可能会在第二天发货。
专案组当即决定:11日实施抓捕行动。他们在罗金成住所附近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他再次寄送包裹时将其一举抓获。
五、戏剧性抓捕:"毒枭"竟是"糖贩"
2015年6月11日上午九点半,当罗金成提着包裹走出单元门时,早已等候多时的侦查员迅速上前将其控制。面对突如其来的抓捕,罗金成显得有些慌乱,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你们抓错人了,我是良民。"
在罗金成的带领下,侦查员进入了他的住所。这是一间约60平方米的两居室,客厅里堆满了各种包装好的茶叶和纸箱。卧室的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蛇皮袋引起了侦查员的注意。打开一看,所有人都惊呆了——里面装满了用透明塑料袋分装的白色晶体,足足有四十公斤!
"这下人赃俱获,看你还怎么狡辩!"一位年轻民警忍不住说道。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贩卖50克以上冰毒就可能被判处死刑,而眼前的数量足以让罗金成"枪毙"八百次。大家都以为这是一起特大贩毒案,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然而,面对这些"铁证",罗金成却异常平静:"警官,这些真不是毒品,就是冰糖和明矾,不信你们可以拿去化验。"他的淡定让在场的民警感到疑惑,甚至有些生气,认为他是在故意狡辩。
"少废话!是不是毒品,我们化验了就知道!"李军严肃地说。随后,侦查员对现场进行了仔细搜查,查获了大量疑似毒品的白色晶体、红色药片,以及多台用于联系客户的电脑和手机。在电脑里,他们发现了多个QQ群的聊天记录,里面充斥着各种毒品交易的黑话。
让侦查员感到奇怪的是,在搜查过程中,罗金成不仅没有丝毫畏惧,反而显得有些得意。他主动向民警介绍这些"产品"的"制作过程",还"好心"提醒说:"那些红色的药片是多酶片,助消化的,你们可以拿去化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带着满车的"赃物"和嫌疑人罗金成,侦查员返回了公安局。技术部门立即对查获的白色晶体和红色药片进行化验。结果出来后,所有人都目瞪口呆——那些看似冰毒的白色晶体,其实是冰糖和明矾的混合物;红色药片则是普通的多酶片;整个四十公斤的"毒品"中,只有0。4克是真正的冰毒,还是罗金成自己吸食的。
这个结果让专案组哭笑不得。忙活了半天,以为抓到了个"大毒枭",没想到竟是个卖假毒品的骗子。李军后来回忆说:"从事刑侦工作几十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当时的心情,真是难以形容。"
面对化验结果,罗金成更加理直气壮了:"我早就说过我卖的是冰糖和明矾,是他们自己要当毒品买的。我这不算贩毒吧?"他甚至还向民警"邀功":"我这其实是在帮你们的忙,让那些想买毒品的人买到假货,时间长了他们就不会再买了。"
虽然罗金成没有真正贩卖毒品,但他的行为显然已经构成了诈骗。专案组立即调整侦查方向,开始收集罗金成实施诈骗的证据。通过对其电脑记录和快递信息的梳理,侦查员找到了七名受害者,并逐一进行了调查取证。
让民警感到无奈的是,当联系这些受害者时,大多数人都不愿意配合调查,有的甚至直接否认购买过毒品。"他们本身就是吸毒人员,怕惹祸上身,所以宁愿吃哑巴亏。"李军解释道。经过耐心劝说,最终有四名受害者愿意作证,为案件的顺利起诉提供了关键证据。
因为,她是真的很想念他,很想,很想,那股想要他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他们本来是夫妻,在这种事情上根本就没有必要压制。而且,此刻她也只是手受伤了而已...
化神境修士陈默,与小师妹双双陨落后,竟然重回地球的高三时代?!前世初恋,陈默不屑一顾。前世敌人,陈默一拳打爆。前世你看我不起?今世我让你望尘莫及!...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