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4第14章
顾闲第二天就开始刷科举真题。
科举考的是四书五经,四书他算是通读过的,像给上句接下句这种倒很简单,遇到要他解释某句话含义的内容他也能自由发挥,答得还挺像那么一回事。
唯一让他为难的就是不知该选五经中的哪一经,最方便的当然是跟着张居正选,连买书的钱都省了,张居正家里有的是,还能跟张敬修他们探讨交流。
不过顾闲拿着《礼记》翻来覆去,总觉得兴趣不大。
他果然是个俗人,不太喜欢写满条条框框的《礼记》。真要选这个当本经,还不如学个《易经》呢,考不上说不准还能编点玄之又玄的话去当算命先生忽悠人,多实用!
张居正每日都要去上衙,顾闲白天写题写纠结了,就去找王世贞聊起这事。
面对一点都不见外的顾闲,王世贞也渐渐接受了这位“小友”。他说道:“是该考虑这件事了,下次县试在明年二月吧?”
顾闲连连点头,他虽没参加过县试,但具体时间还是知晓的。
童子试要考三轮,县试、府试、院试,一般而言二月考县试,通过者获得府试资格;四月考府试,通过者获得院试资格。
至于院试,那就是对所有考生来说都非常重要的一道坎了,跨过这道坎就是正儿八经的秀才。
对小老百姓来说,考上秀才最实惠的就是可以给家里挣两个免役名额!
没办法,官府摊派下来的劳役实在太多了,别提运输木材之类的常规活计了,就连新县令上任翻修县衙都得征召你过去干活,实在叫人苦不堪言。
更可怕的是,官府一边让你打白工,一边赋税还是照收,遇上灾荒年可不就家破人亡吗?
顾闲他哥就考了个秀才,后来屡试不过才歇了心思,要不然考个举人待遇更高。
顾闲两辈子都没进过考场,不过从旁人的反应也知晓自己应该是有点儿读书天赋的,就是不知道这天赋能在科举上起多大的用处!
没来京师前顾闲还没有去应试的打算,来了京师后想到几十年后山河破碎,心里便不太得劲。
哪怕自己不一定能活那么久,自己的子侄们总是能活到的,到时难道要让他们再经历一遍自己曾窥见过的惨烈时代吗?
世道一乱,什么恶事都有可能发生,人命还不如猪狗值钱。
顾闲也不知道往后有没有机会改变整个大明的命运,但看张居正他们的态度就知道了,早早去考个正经出身总不会有错。
没个功名在身,你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
你菜做得再好,人家遇到家国大事会听你一个厨子的意见吗?
还是得考!
不想跟着张居正选治《礼记》不要紧,这不是有个现成的治《易经》的老乡吗!
王世贞听顾闲有意向治《易经》,点着头说:“我这段时间都借住在法华寺,你有什么不懂的大可来问我。”
若说一开始还有点不适应顾闲的热络,顾闲多来了几趟以后王世贞便习惯了,哪天顾闲不过来他还觉得静悄悄的。
出门在外听到乡音,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种难得的慰藉。
顾闲本就不是会跟别人客气的人,听王世贞这么说便开始顺杆爬:“我会的,往后我每天都来寻你!”
王世贞:“……”
倒也不必这么频繁。
当晚顾闲就回去跟张居正说,王世贞,好人呐!只是听我说有选治《易经》的想法,立刻就邀请我天天去找他请教。
张居正:?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化神境修士陈默,与小师妹双双陨落后,竟然重回地球的高三时代?!前世初恋,陈默不屑一顾。前世敌人,陈默一拳打爆。前世你看我不起?今世我让你望尘莫及!...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