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子示疑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张虞侧耳倾听王宏所讲述的内容,不得不说王宏对《孝经》理解造诣非常高深,不仅能引经据典,还能针对汉代宣传的忠孝思想进行解释。
如汉代为构造自己统治秩序时,非常巧妙的利用孝与忠的捆绑,而修《孝经》的王氏显然是为此提供理论依据。
孝如何能与忠挂钩?
其理由非常简单,你的一切由父母所给予,故你需要回报父母。
那如何回报父母呢?
读书进仕,光祖耀宗,属于进孝的最终目标。
故人应先孝顺父母,而后为国君效力,以达到建功立业这一目标。
如何为国君效力,《王氏经》同样给了一种解释。
你用爱孝顺母亲,用尊敬以待君主,那么你需要用爱与敬侍奉父亲。
为何要尊敬君主?
因为你尊重并顺从上级,才能保住自己的官爵,这样才能不让你父母蒙羞,才能如常祭祀祖先。
随着王宏讲解的深入,张虞已是明白汉代修经的部分意义。
修经除了教授知识、谋略外,还有利用孝与忠的捆绑,构造政治理论思想,宣扬效忠国家的意义,确立君臣与父子的关系,并维护大汉统治的合法性。
当然,东汉时期的儒学思想,与明清时期的愚忠理念不同。
因忠从孝衍生而出,故孝在国之前,如此思维模式下的士人,他们很多时候为选择自己家族利益,或是说以孝顺父母为先。
两汉时期,为父母报仇而杀人者,不受惩罚之现象,可以变向说明孝优先于忠。
另外一方面来说,正是因东汉社会以孝忠为价值观,也才有诞生出这么多士族、豪强。
西晋王朝为何被人调侃为以孝治国,而非以忠孝之国?
其原因不难理解,西晋从根本上打破了两汉长期所构造出来的孝—忠价值观体系。
当忠不能作为价值体系宣传时,孝则被西晋格外看重。
如此之下,伴随着政治环境恶劣,则为门阀士族的强大提供了土壤。
王宏侃侃而谈,张虞在下认真记录着笔记,并在关键处做上标记。
相比当下士人,他因有后世的思想熏陶,很难接受忠孝价值理念,故更多是抱着学习的心态。
倾听之同时,张虞不禁联想到了王允的所作所为。
或许因从小研学《孝经》,王允的灵魂深处被印上深刻的忠孝之道,能为东汉效力至死。
同样,即便有诸侯王复辟汉室,或许对王允而言,这是属于为臣乱上,非汉室之正统。
不知王宏讲了多久,嗓子甚是干涩,端起案几上的水樽,轻抿了几口。
第十一章汉代的思政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人族少年叶寒,身怀神秘功法天帝诀,入大世界中,与群雄争霸,观万族并起!天地苍茫,今朝我主沉浮!小说关键词万古天帝无弹窗万古天帝txt全集下载万古天帝最新章节阅读...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因为,她是真的很想念他,很想,很想,那股想要他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他们本来是夫妻,在这种事情上根本就没有必要压制。而且,此刻她也只是手受伤了而已...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