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果然,审配说完之后,袁绍竟然毫不生气,反而主动安抚道:“正南之言,也有道理,且稍安勿躁。”
随后,他扭头又对辛评说道:“仲治忠于谋国,无瑕谋身,此非忘恩负义,实乃是大义也。
只是刘玄德忠义仁德,谦恭宽厚,此非我州之敌也,若是贸然兴兵,恐为天下人所疑也。”
袁绍这话一出,算是为这件事盖棺定论了。
刘备是个好人,我们不能打他。
随后袁绍又立刻肯定了辛评的忠义,明确辛评提出这个想法,并非是出于私心,更不是忘恩负义,而是为了州郡,为了他这个主君,从而不顾自身的名誉。
得到袁绍的肯定之后,辛评拜服于地:“明公气度恢弘,雅量高致,非评所能及也。”
“明公高见。”
评议堂上众人尽皆俯首,拜服于地。
“诸位快快请起。”
此刻,袁绍心里对辛评还是非常满意的,对方能把对自己的忠,放到对朋友的义之上,这如何能让袁绍不感动?
很多人以为袁绍在河北时就已经有改朝换代的气象了,可实际上这个认知是极其错误的。
袁绍面临的问题不比曹操少,甚至犹有过之。
曹操至少还有基本盘曹家和夏侯家,这两家是出了死力支持曹操的,可袁绍却没这样的基本盘,袁家的死忠不是在汝南郡,就是被袁术给送掉了,他手下还真没多少。
从袁绍的视角来看,别说河北派了,哪怕就是依附于他的河南派都旗帜鲜明的反对他改朝换代。
官渡之战前夕,也就是袁绍覆灭公孙瓒的当年。
袁绍曾经做过两次试探性的举动,第一次就是怠慢进贡,以曹操挟持汉献帝为理由,拒绝继续进贡朝廷。
这一次试探,得到了群臣的支持,毕竟袁、曹开战在即,再继续进贡,无异于是在资敌。
可袁绍却是误判了形势,以为众人是彻底放弃了对汉室的尊崇和支持,于是带着窃喜和忐忑的心情,紧锣密鼓的安排了第二次试探。
第二次就是指使大将军府主簿耿苞密白曰:“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
意思是老刘家天数已尽了,袁氏乃是虞舜之后,黄德代替赤德,是顺应天意取代刘家天下。
为了看看大家对于自己称帝的反应,袁绍向军府僚属公开了耿苞的这些言论。
想法是美好的,可现实是骨感的。
河北雄主袁绍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虚弱和无力。
因为袁绍的试探所招来的结果就是:议者咸以苞为妖妄,宜诛。
绍乃杀苞以自解。
不但所有的僚属们都认为耿苞妖言惑众,混淆视听,应当杀头,就连州郡官吏也一并激烈反对。
河南河北士人竟摒弃前嫌,异口同声,声势之大,让袁绍都为之震惊,不得不乃杀苞以自解。
这一次事情属于典型的事小后果大,袁绍自此开始同河北人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大了。
之前为了当皇帝,你们蹬鼻子上脸,对着我喷唾沫我都忍了。
可结果你们原来是根本不想让我当皇帝,那我不就白忍了吗?
因此整個东汉末年军阀家里的忠汉问题,其实都很大,因为这个时代的人们远远没有习惯军阀即土皇帝这个概念。
相当多的人都只觉得军阀是自己的上官,本质上大家还都是大汉麾下的臣子,做的是拨乱反正的大业。
大汉虽然是二元君主制,但和西方的封建制度有一个根本区别,那就是天子是所有人的君主,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
对于当时绝大部分士人来说,地方军阀的确是我们的主君,但汉家天子更是我们的天子。
简然以为自己嫁了一个普通男人,谁料这个男人摇身一变,成了她公司的总裁大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亚洲首富帝国集团最神秘的继承者。人前,他是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商业帝国掌舵者。人后,他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把她啃得连骨头也不剩。...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化神境修士陈默,与小师妹双双陨落后,竟然重回地球的高三时代?!前世初恋,陈默不屑一顾。前世敌人,陈默一拳打爆。前世你看我不起?今世我让你望尘莫及!...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虎视眈眈。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