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65章君主立宪(2)
随之,荀彧就给大家详述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三种断句方式。
在座诸公看到这三种断句方式,心神俱震。
他们在读书时,先生可是只教了他们一种断句方式,也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荀彧告诉大家,这是“独尊儒术”之后,儒家为了维护皇室统治,专门以孔圣之言,行“愚民”之事而篡改了断句方式。
真正的断句方式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目的是为了让草民、贱民受教化、知礼仪。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注意,这是在养“士”,而不是普及教育。
所养之士,自然都是出自士族之家,本就是读得起书之人。
而董仲舒之所以要“养士”,则是以皇家名义,培养大量儒生,把“独尊儒术”落在实处。
毕竟,儒术中的“尊卑之说”、“纲常之论”和“愚民之策”,最适合维护皇权。
士族则以家学为基、太学为冠,逐渐掌控了朝野的话语权。
再加之“察举制”,自然而然便会形成士族集团与皇权的对峙之局。
若非如此,先帝想购买马匹,士族也不敢开出“两百万钱一匹”的天价。
士族垄断了知识,更是不愿百姓读书并习得治国之道。
这也是所有士族的家学永不外传的根本原因。
士族分了皇权,必然造成两权之争。
此乃弊之一也。
立周之时,姜尚常对周王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
然而独尊儒术之后,天下就变成了一人之天下,而士族分权又变成了两人之天下。
皇权独断,虽然有利于中央集权,却不利于能者治国。
其他不说,仅有汉以来,昏君、庸君可不算少。
先帝刘宏的各种作为,对大汉的危害有多大,在座重臣自然心知肚明。
之所以出现昏君、庸君,甚至是不谙世事的幼君,“昏者、庸者治国”,能者、贤者、仁者反遭昏者、庸者之害,几乎发生在自古以来的每个朝代。
秦之所以能一统六国,其根本原因在于七代未出昏君、庸君。
而只出了胡亥这一个昏君,秦就灭亡了。
然而,以血脉传承,昏君、庸君就无法避免。
或许只出一个昏君或庸君,就能葬送一个朝代。
听到这里,群臣的第一个反应便是:如若先帝刘宏不崩,大汉可能真的让他给折腾亡了。
所以,血脉传承乃弊之二也。
皇帝驾崩之后,如果有太子还好;若无太子,则是后宫、外戚和代表士族的朝臣之间的争夺战。
对于朝臣来说,所拥立者,最好是庸君、幼君。
如此,朝臣才能掌控朝堂上的话语权。
想想当初周勃、陈平二人选文帝刘恒,除他是刘邦的亲子之外,恐怕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刘恒没什么势力,不会让朝臣感到威胁。
董卓废少帝、立献帝,不就是因为献帝年纪小,身后又无后宫、外戚支持吗?
皇室宗亲中,颇具贤能的年长者颇多,为何不从中选贤任能?还不是争夺朝堂的话语权。
此弊之三也。
因为,她是真的很想念他,很想,很想,那股想要他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他们本来是夫妻,在这种事情上根本就没有必要压制。而且,此刻她也只是手受伤了而已...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人族少年叶寒,身怀神秘功法天帝诀,入大世界中,与群雄争霸,观万族并起!天地苍茫,今朝我主沉浮!小说关键词万古天帝无弹窗万古天帝txt全集下载万古天帝最新章节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