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3章 处下居上 孔子言行里的处世智慧(第2页)

(二)“辩”之准则:严谨审慎,坚守原则

孔子的朝堂之“辩”,虽然言辞流畅,但始终以“严谨审慎”为准则,坚守自己的原则。在宗庙朝廷上,言说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关乎国家礼制与百姓利益,因此必须严谨对待,不能有丝毫马虎;同时,言说也必须坚守“礼”“义”的原则,不能为了迎合他人而违背自己的信念。

在宗庙祭祀时,孔子的“严谨”体现在对礼仪细节的严格把控上。他会仔细核对祭祀的器具、祭品是否符合规范,祝词的用词是否准确恰当,参与祭祀的人员的站位是否符合辈分。若发现有不符合礼仪的地方,他会及时指出并纠正,哪怕对方是地位尊贵的诸侯或大夫。他认为,宗庙祭祀是国家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丝一毫的疏忽都可能违背祖先的意愿,损害国家的福祉,因此必须严谨审慎。

在朝廷议事时,孔子的“严谨”体现在对观点的充分论证与对原则的坚守上。他提出的每一个主张,都会基于历史经验与现实情况进行详细论证,不主观臆断,不夸大其词;同时,他也会坚守“礼”“义”的原则,若自己的主张与国家利益、百姓福祉相违背,他会及时调整;若他人的观点违背了“礼”“义”,他会据理力争,不妥协、不退让。

比如,当鲁国的大夫季氏想要祭祀泰山时,孔子坚决反对。因为根据周礼,只有周天子和诸侯才有资格祭祀泰山,季氏作为大夫,祭祀泰山是“僭越礼制”的行为。孔子找到季氏的家臣冉有,清晰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祭祀泰山是诸侯的礼仪,季氏作为大夫,没有资格祭祀泰山。若他执意为之,便是违背礼制,会遭到上天的惩罚。”虽然冉有未能阻止季氏,但孔子依然坚守自己的原则,用严谨的言说阐明了“礼”的重要性。

孔子的朝堂之“辩”,告诉我们:在关乎责任与原则的场合,言说不仅要清晰流畅,更要严谨审慎、坚守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言行符合道义,才能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责任。

(三)“辩”之智慧:因人而异,因事而变

孔子的朝堂之“辩”,还蕴含着“因人而异,因事而变”的智慧。在宗庙朝廷上,面对不同身份的人(如君主、诸侯、大夫)、不同性质的事(如祭祀礼仪、军事决策、民生问题),孔子会调整自己的言说方式与内容,以确保对方能够理解并接受自己的观点。

面对君主时,孔子的言说会更加委婉、恭敬,既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又不冒犯君主的权威。比如,鲁哀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他没有直接指责当时的政治弊端,而是通过引用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经验,委婉地向鲁哀公提出“为政在人”的观点,让鲁哀公能够虚心接受。

面对诸侯或大夫时,孔子的言说会更加直接、具体,结合实际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卫国大夫孔圉问孔子如何处理政事,孔子回答:“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他直接指出了处理政事的三个关键:明确官员的职责、赦免小的过错、选拔贤能的人才,让孔圉能够直接应用到实际政事中。

面对不同性质的事情时,孔子的言说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在讨论祭祀礼仪时,他会重点强调礼仪的规范与象征意义;在讨论军事决策时,他会重点强调“仁政”的重要性,反对穷兵黩武;在讨论民生问题时,他会重点强调“富民”“教民”,提出具体的赋税、教育政策。

这种“因人而异,因事而变”的言说智慧,让孔子的朝堂之“辩”既清晰有力,又富有弹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场合需求,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在现代社会,这种智慧依然具有重要价值。比如,在工作中,面对不同的沟通对象(如领导、同事、客户)、不同的工作任务(如汇报工作、讨论方案、解决问题),我们也需要调整自己的言说方式与内容,才能更好地达成沟通目标,完成工作任务。

三、内外之衡:孔子言行背后的处世哲学

孔子在乡党间的“讷”与在朝堂上的“辩”,看似矛盾,实则是他“内外之衡”处世哲学的一体两面。“内”是私人化的社群生活,核心是“和”,需要以谦逊恭顺的“讷”维护和谐;“外”是公共性的政治场合,核心是“责”,需要以清晰严谨的“辩”履行责任。这种“因场合而异”的言行选择,不是对自我的割裂,而是对“礼”的深刻理解与对“道”的坚定践行——在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言行,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责任的担当。

(一)“礼”为准则:言行随场合而变的根基

孔子言行随场合而变的根基,是对“礼”的深刻理解与严格遵守。“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社会的礼仪规范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人们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时应该采取的言行姿态。在孔子看来,“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实现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在乡党这样的私人社群场合,“礼”要求人们谦逊恭顺、温和待人,以维护宗族伦理与邻里和谐,因此孔子选择“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的“讷”;在宗庙朝廷这样的公共政治场合,“礼”要求人们明晰表达、严谨履职,以维护国家礼制与决策正确,因此孔子选择“便便言,唯谨尔”的“辩”。

《论语?颜渊》中,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里的“复礼”,便是要求人们的言行符合礼仪规范,而“克己”则是克制自己的私欲与个性,主动去遵守“礼”。孔子的言行选择,正是“克己复礼”的生动实践——在乡党间,他克制自己的学识优势与表达欲望,以“讷”符合社群之“礼”;在朝堂上,他克制自己的温和姿态,以“辩”符合政治之“礼”。

这种以“礼”为准则的言行选择,在春秋时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当时礼崩乐坏,许多人不再遵守礼仪规范,在私人场合张扬跋扈,破坏社群和谐;在公共场合沉默寡言,逃避责任,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孔子以自己的言行践行“礼”,不仅为弟子们树立了榜样,也为当时的社会注入了秩序的力量。他用“讷”与“辩”的差异,向人们展示了“礼”在不同场合的具体体现,让人们明白如何在不同场景中遵守“礼”,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现代社会,“礼”虽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宗族礼仪与政治礼制,但依然是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公共道德、职场规范、社交礼仪等。孔子以“礼”为准则的言行智慧,在今天依然适用。比如,在家庭生活中,“礼”要求我们尊重长辈、关爱晚辈,因此我们需要以温和、恭顺的态度与家人相处;在工作场合,“礼”要求我们认真履职、清晰沟通,因此我们需要以专业、严谨的态度与同事协作、向领导汇报工作。

(二)“仁”为内核:言行差异背后的不变初心

如果说“礼”是孔子言行随场合变化的外在准则,那么“仁”就是其言行差异背后的内在内核。“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指的是仁爱、友善、关怀他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道德情感。无论是乡党间的“讷”,还是朝堂上的“辩”,孔子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践行“仁”——在乡党间以“讷”维护邻里和谐,让百姓感受到关爱;在朝堂上以“辩”推动国家治理,让百姓过上安稳生活。

在乡党间,孔子的“讷”是“仁”的体现。他放低姿态,温和待人,是为了让乡邻感受到尊重与友善,减少身份差异带来的隔阂,让社群充满温暖。比如,当邻里遇到困难时,他主动提供帮助,不张扬、不图回报,这正是“仁者爱人”的具体表现;当乡邻间出现矛盾时,他以包容的态度化解分歧,维护社群和谐,这也是“仁”的要求。孔子曾说:“仁者,爱人。”他在乡党间的“讷”,正是将“爱人”的情感融入到言行中,让“仁”在社群中落地生根。

在朝堂上,孔子的“辩”同样是“仁”的体现。他清晰表达观点、严谨履行责任,是为了帮助国家做出正确决策,改善百姓生活,实现“仁政”。比如,他向君主阐述“为政以德”的观点,是希望君主能够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减轻赋税、重视教育,让百姓安居乐业;他反对季氏僭越礼制祭祀泰山,是为了维护国家礼制的稳定,避免社会秩序混乱,最终保障百姓的利益。孔子曾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他在朝堂上的“辩”,正是主动践行“仁”的表现,将“仁政”的理想转化为实际行动。

这种以“仁”为内核的言行选择,让孔子的“讷”与“辩”不再是单纯的礼仪表演,而是充满了真诚的道德情感。无论在何种场合,他的言行都围绕着“关爱他人、造福百姓”的初心,从未改变。这种“外在变而内在不变”的智慧,让他的处世之道既有灵活性,又有坚定性,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需要以“仁”为内核,灵活调整自己的言行。比如,在社区生活中,我们以温和、友善的态度与邻里相处,是为了践行“仁”,让社区充满温暖;在工作中,我们以专业、负责的态度完成任务,是为了践行“仁”,为团队、为社会创造价值。只有以“仁”为内核,我们的言行选择才能真正符合道德规范,才能真正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益处。

(三)“和”与“责”的统一:内外之衡的现实意义

孔子“内外之衡”的处世哲学,本质上是“和”与“责”的统一——在私人社群场合追求“和”(和谐),在公共政治场合承担“责”(责任)。这种统一,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更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在任何时代,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需要“和”与“责”的共同支撑:“和”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责”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古代社会,乡党是百姓生活的基本单位,乡党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孔子在乡党间的“讷”,正是为了维护乡党之“和”,让百姓能够在和谐的社群中生活,减少矛盾与冲突。而宗庙朝廷是国家治理的核心场所,官员履职尽责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孔子在朝堂上的“辩”,正是为了推动官员承担“责”,让国家能够在正确的治理下发展,改善百姓生活。“和”与“责”的统一,让古代社会既有稳定的基础,又有发展的动力,实现了相对的平衡。

在现代社会,“和”与“责”的统一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社区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社区和谐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我们需要像孔子那样,在社区生活中放低姿态、温和待人,以“讷”维护社区之“和”,让居民能够在和谐的环境中生活。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每个行业、每个岗位都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履职尽责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我们需要像孔子那样,在工作场合清晰表达、严谨履职,以“辩”承担岗位之“责”,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门小说推荐
财运天降

财运天降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闪婚厚爱:误嫁天价老公

闪婚厚爱:误嫁天价老公

简然以为自己嫁了一个普通男人,谁料这个男人摇身一变,成了她公司的总裁大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亚洲首富帝国集团最神秘的继承者。人前,他是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商业帝国掌舵者。人后,他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把她啃得连骨头也不剩。...

全职法师

全职法师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虎视眈眈。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

最强狂兵

最强狂兵

王猛,特种兵,代号暴王。此人凶残暴虐,狂猛无敌,乃兵之大凶!凶兵突然回归都市,策马江湖,再搅风云大佬们顿足捶胸放虎归山,控制不住了群号450242488狂兵部落...

妖夏

妖夏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