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2章 慎言三境 孔子罕言利命仁的智慧(第1页)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子曰:“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中的这句记载,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孔子对人生核心命题的深刻思考。“罕言”并非“不言”,而是“不轻易言说”——对“利”(利益),他克制言说,避免世人陷入功利迷障;对“命”(天命),他审慎言说,引导众人敬畏却不盲从;对“仁”(仁德),他深沉言说,将其作为毕生践行的信仰而非空谈的口号。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功利主义盛行,人们或追逐私利而背弃道德,或盲从天命而放弃努力,或空谈仁德而缺乏实践。孔子的“罕言”,正是对这些乱象的清醒回应,为后世划定了对待利益、天命与仁德的理性边界。在当代社会,利益诱惑、命运困惑、道德滑坡等问题依然存在,重新审视“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对构建健康价值观、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溯源:春秋社会背景下的“利”“命”“仁”困境

要理解孔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深意,需先回到春秋时期的社会语境,看清当时人们在“利”“命”“仁”三个维度面临的普遍困境——正是这些困境,让孔子选择以“罕言”的方式,传递审慎与理性的态度。

(一)“利”的泛滥:功利至上,道德滑坡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原有的“以义为上”的价值观逐渐被“以利为先”取代。诸侯为争夺土地、人口与财富,频繁发动战争,如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的表象下,实则是为了齐国的霸权与利益;卿大夫为谋取私利,相互倾轧,甚至弑君夺权,如鲁国的季孙氏“三分公室”,将国家权力与利益据为己有;普通民众也受此影响,为追求眼前利益,背弃道德规范,出现“父子相残”“兄弟反目”的现象。

《左传》中记载的“郑伯克段于鄢”,便是功利至上的典型案例:郑庄公为巩固权力,纵容弟弟共叔段扩张势力,待其叛乱后再一举铲除,表面是“维护国法”,实则是为了个人权位,完全不顾兄弟亲情;共叔段则为争夺王位,不惜背叛兄长,最终落得逃亡的下场。这种“为利弃义”的行为,在春秋时期屡见不鲜,导致社会道德滑坡,人际关系紧张。孔子目睹此景,深知过度言说“利”会加剧功利主义泛滥,因此选择“罕言利”,引导世人关注“义”而非“利”,重建道德秩序。

(二)“命”的迷思:盲从天命,放弃进取

春秋时期,人们对“天命”的认知存在严重误区——或将“天命”视为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遇到困境便归咎于“天命”,放弃主观努力;或借“天命”之名行不义之事,将自己的贪婪与暴虐归咎于“天意”,如商纣王曾称“我生不有命在天”,认为自己的统治由天命注定,从而肆意暴虐。

这种对“天命”的迷思,导致社会缺乏进取精神:诸侯面对强国入侵,不思考如何富国强兵,反而认为“天命如此,不可抗拒”;士人面对仕途不顺,不反思自身能力与品德,反而感叹“命途多舛,天意难违”;百姓面对生活困苦,不努力耕作与改变,反而信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孔子认为,过度言说“命”会让人陷入宿命论,丧失奋斗的动力,因此选择“罕言命”,既承认天命的存在,又强调“尽人事”的重要性,引导世人在敬畏天命的同时,积极进取。

(三)“仁”的空谈:口说仁德,行不符言

春秋时期,“仁”成为许多人标榜的道德口号,但真正践行“仁”的人却寥寥无几。诸侯表面标榜“仁政”,实则推行暴政;卿大夫表面宣扬“仁爱”,实则欺压百姓;士人表面谈论“仁德”,实则为谋取官职而不择手段。这种“口说仁而身不行”的空谈,让“仁”沦为虚伪的外衣,失去了其原本的道德价值。

例如,齐桓公曾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标榜自己“仁政爱民”,却在葵丘会盟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强迫诸侯承认自己的霸权;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曾受楚国恩惠,承诺“退避三舍”,但在城濮之战中,却利用楚军的信任击败对方,虽成就霸业,却违背了“仁”的承诺。这种“空谈仁而实弃仁”的行为,让孔子深感痛心,他认为过度言说“仁”而不践行,会让“仁”变得廉价,因此选择“罕言仁”,强调“行仁”而非“言仁”,将“仁”转化为实际行动而非空洞口号。

二、解析“罕言利”:克制言利,重义轻利的价值导向

孔子“罕言利”,并非否定“利”的存在,而是反对“唯利是图”,倡导“重义轻利”——将“义”作为判断利益的准则,在“义”与“利”冲突时,优先选择“义”。这种态度,既是对春秋功利乱象的批判,也是对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秩序的守护。

(一)“罕言利”的本质:不否定利,却反对唯利

孔子并非完全否定“利”的合理性,他承认“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如《论语?里仁》中记载,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明确肯定人们对富贵的追求是正常欲望。但他强调,追求“利”必须以“义”为前提,不能“见利忘义”。“罕言利”的本质,是避免过度强调“利”而忽视“义”,防止人们陷入“唯利是图”的误区。

1。义为利先:利益追求的道德边界

孔子认为,“义”是利益追求的道德边界,只有符合“义”的“利”才是正当的。他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懂得以义为准则,小人则只知道追求利益。这里的“君子”与“小人”,并非指身份高低,而是指道德境界——君子在追求利益时,会先判断是否符合道义;小人则为了利益,不惜违背道义。

例如,孔子的弟子子贡,是春秋时期着名的商人,善于经商获利,但他始终以“义”为准则,不做欺诈、垄断等不义之事,而是通过诚信经营、公平交易获取利润。子贡的经商行为,得到了孔子的认可,因为他的“利”符合“义”的要求。相反,春秋时期的一些商人,为了谋取暴利,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甚至贩卖假冒伪劣商品,这些“唯利是图”的行为,便遭到孔子的批判。

2。罕言的目的:引导世人关注精神价值

孔子“罕言利”,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引导世人从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中解脱,关注精神价值的提升。在他看来,物质利益只能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而精神价值(如道德、学问、理想)才能让人实现真正的幸福与价值。

《论语?学而》中,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之所以能在贫困中保持快乐,正是因为他注重精神价值的追求,将“仁”与“学”作为人生的核心目标,而非物质利益。孔子对颜回的赞赏,传递出“精神价值高于物质利益”的理念,而“罕言利”正是为了让世人意识到这一点,避免陷入“物质丰富而精神空虚”的困境。

(二)“罕言利”的当代启示:平衡利义,拒绝功利

在当代社会,功利主义盛行,许多人将“利”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为了金钱、权力、地位,不惜违背道德与法律,如商业领域的偷税漏税、制假售假,职场中的勾心斗角、不择手段,社交中的利益交换、虚伪奉承。孔子的“罕言利”,为当代人提供了重要启示——应平衡“利”与“义”的关系,拒绝功利至上,守护道德底线。

1。个人层面:以义制利,坚守道德

当代人在追求利益时,应像孔子倡导的那样,以“义”为准则,坚守道德底线。例如,企业家在经营企业时,不应只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应兼顾员工权益、消费者利益与社会责任,如华为公司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员工福利,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核心技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科研工作者在开展研究时,不应为了职称与奖金而学术造假,而应坚守“追求真理”的初心,如“大国工匠”徐立平,为了航天事业,在危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追求名利,只专注于技术提升。

2。社会层面:倡导义利兼顾,营造健康氛围

社会应通过教育、宣传、制度等方式,倡导“义利兼顾”的价值观,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例如,学校教育应加强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白“义”的重要性,避免过度强调分数与升学率;媒体应多宣传“义利兼顾”的榜样,如“感动中国”人物中的企业家曹德旺,致富后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用实际行动诠释“义利兼顾”;政府应完善制度,对“见利忘义”的行为进行惩罚,对“义利兼顾”的行为进行奖励,引导社会形成“重义轻利”的良好风气。

三、解析“罕言命”:审慎言命,敬命而不宿命的进取态度

孔子“罕言命”,并非否定“命”的存在,而是反对对“命”的盲目迷信与过度依赖——他承认“天命”有其规律性与局限性,但更强调“尽人事”的重要性,主张“敬命而不宿命”,在敬畏天命的同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罕言命”的本质:承认天命,更重人事

孔子并非完全不谈“命”,他在《论语》中多次提及“命”,如“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但他对“命”的言说始终保持审慎,避免让人陷入宿命论。“罕言命”的本质,是承认天命的存在,但反对将一切归咎于天命,强调个人的努力与选择对人生的影响。

1。知命:认识规律,敬畏局限

孔子所说的“天命”,并非神秘不可测的力量,而是指宇宙规律、社会发展趋势与个人能力的局限性。“知命”,就是认识这些规律与局限,对不可改变的事物保持敬畏,不盲目抗争。

例如,孔子周游列国,希望推行“仁政”,却始终未能如愿,他曾感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承认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这便是“知命”的体现——他认识到,在春秋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仁政”的推行面临巨大阻力,这是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所限,非个人之力能完全改变。但他并未因此放弃,而是选择“知其不可而为之”,继续通过教育弟子、传播思想,为“仁政”的实现播下种子。

2。尽人事:积极进取,不怨天命

热门小说推荐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财运天降

财运天降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霸道帝少请节制

霸道帝少请节制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妖夏

妖夏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万古天帝

万古天帝

人族少年叶寒,身怀神秘功法天帝诀,入大世界中,与群雄争霸,观万族并起!天地苍茫,今朝我主沉浮!小说关键词万古天帝无弹窗万古天帝txt全集下载万古天帝最新章节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