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周毅然入值内阁后,所推动的教育和科举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大刀阔斧,基本都是延续着早年的政策。
倒是对宣传上的改革推动了不少,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推动地方报纸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地方报纸,并不是说让地方衙门或者干脆是民间来筹办报纸了,筹办报纸的权限,依旧只属于朝报司。
地方报纸,其路子就是让朝报司在地上上的分支机构,独立筹办报纸。
朝报司本来在地上上都是有着分支机构的,在各省道以及各州府,都是有着朝报司分处,这些朝报司分处,是不归属地方衙门管辖的,而是直接归属朝报司管辖。
朝报司地方分处,和地方衙门是属于平行关系,两者没有什么直接联系。
原来这些地方上的朝报司分处,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大唐朝报的本地版面,同时提供各种素材文章给朝报司总部。
大唐朝报有着全国版,这是京畿朝报司总部直接负责的,同时还有着省道版本,这个省道版本的内容基本就是由分驻各省道省府的朝报司分处所负责。
然后还有州府版,这个是由驻扎各州府的朝报司分处所负责。
而周毅然的地方报纸改革,其实就是把这些大唐朝报的地方版面给独立一部分出来。
但是,独立部分只局限于商业、趣闻等部分,而政务方面的内容暂时是依旧没有独立出来,继续由大唐朝报独家负责。
上海商报,就是第一份地方报纸!
它的成功也不是因为只是第一份地方报纸,更是因为它所处的位置。
上海乃是当代大唐帝国的第一工商业重镇,几乎全国乃至全球的各种货物以及商业信息都会在这里汇集,上海商报天然的就能够获得众多的消息。
同时当地的人们,不管是商人还是普通民众,对上海商报这种专业的商业报纸都是有着极大的需求。
不过说又说回来,上海商报还是有着局限性,因为这玩意虽然不是政治类报纸那么严肃了,但作为一份商业报纸,专业性非常强,商人们对此赞不绝口,但是普通人对此就没多大兴趣了。
不过不要紧,大唐推行地方报纸,也不是只办上海商报这么一份地方报纸而已,实际上前期的试点里,一共有着数十份各类型的地方报纸呢。
比如在上海,除了大唐朝报和上海商报外,还有专门针对松江府本地发行的松江日报,这个报纸还是一份日刊,这个松江报相对而言就是平民化了。
基本上报到松江府本地的新闻以及其他信息,然后也有一些商业信息,广告什么的,同时还有刊登一些诗词,小说等文学作品,此外他们还效仿金陵的秦淮晚报,刊登一些风花雪月的小道新闻,比如说某某才子携某某花魁游玩被才子夫人撞见,然后大打出手啪啦啪啦的。
这种形式的松江日报很受普通民众的欢迎,其发行量大有后来居上的架势。
地方报纸的成功,其实也不是说因为他们办的有多好,而是因为他们及时的填补了市场上的空白。
大唐朝报已经刊行多年了,民众尤其是懂文识字的群体基本上已经是习惯了从大唐朝报上获知信息,但是大唐朝报作为官方喉舌,报道的内容过于严肃,哪怕是刊登广告都是无比严肃的。
这个时候,民众对一些没有这么严肃的报纸,是有着极大的需求的,这也是最近这些年,民间私立办报一直都是屡禁不止的原因。
如今,上海商报等地方报纸的出现了,就是为了填补市场上的空白。
其真正用意,绝对不是什么为了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而是为了打击私报,继续把舆论掌控在官方手中,避免民间私自办报越演越烈,到最后无法收拾的地步。
不过呢,普通民众是不会管官府的真正用意是什么的,他们只是发现市面上一下子多出来了不少的报纸,而这些报纸可比以前的大唐朝报有意思多了。
以往的大唐朝报虽然也会有文艺商业板块,但是整体基调上却是一直都是非常严肃,普通民众对大唐朝报的态度也是从一开始的好奇、津津有味,最后变成了漠视。
除非是对国家大事、政策导向等信息比较关注的特殊人群,比如说官员、商人、士绅、部分学子等人还会坚持每期都看外,普通民众也只是偶尔会看一看罢了,但是想要让他们订阅大唐朝报,坚持每期都看,那是不可能的。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化神境修士陈默,与小师妹双双陨落后,竟然重回地球的高三时代?!前世初恋,陈默不屑一顾。前世敌人,陈默一拳打爆。前世你看我不起?今世我让你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