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得不说,李世民很自负,他也有自负的资本。
李承乾微微摇了摇头,脸色平静说道:“父皇,西突厥、吐蕃、薛延陀等国家,我们大唐虽然屡屡将他们击败,可过不了多久他们又会卷土重来。”
“贞观十二年西突厥叛乱,我们唐军过去平叛以后,仅仅过了两年时间,他们再度发生叛乱。”
“再譬如,贞观六年高昌叛乱,被平叛以后,贞观十四年再度叛乱。”
“以此可以表明,藩属国终究不是我们大唐自己的子民,臣服只是暂时的,他们只要稍微强大起来,就会重新卷土重来。”
“儿臣大胆推测,这些藩属国,未来还会继续叛乱。”
李承乾的这番分析,有理有据。
而且历史也证明,他并没有说错话。
这些藩属国,特别是吐蕃这个国家,在将来让大唐吃了不少大亏。
“承乾,长进了不少。”
李世民一脸赞赏地说道。
没想到孔颖达、张玄素等严师不再教导承乾以后,他非但没有继续堕落,反而变得开明睿智不少。
这一刻,他觉得李承乾是一名很合格的储君。
如果没有瘸脚的话。。。
李世民本人是一个爱以史为鉴的人,对史料有比较深的研究。
在贞观四年,第一次打下东突厥的时候,他和长孙无忌以及房玄龄等大臣,就研究过这些国家的治理问题。
要么把东突厥的百姓打散,迁移到大唐各处安置。
然后把大唐百姓迁徙到东突厥居住,这样一来可以彻底把这块地盘巩固起来。
可当时大唐的人口太少,全国上下也才200多万户,人口不足3000万。
东突厥那么大的一块地盘,人少守不住,想派多点百姓过去,也无能为力。
因此这种方法被他和朝臣都否决了。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采取第二种办法。
在打下的地盘设置都护,具体的治理还是该国百姓,只是把该国的首领召去长安为官。
说不好听就是当人质。
这种方法有利有弊。
对当前的大唐来说,利大于弊。
于是就一直被沿用下来。
李承乾接着说道:“父皇,儿臣知道你不相信我的能力,儿臣自己也有自知之明。”
“这次征讨高句丽,儿臣代父统军,是为了给大唐的将士打气。”
“具体的指挥作战,儿臣可以请一员大将代为指挥,儿臣也可在他身上学到统军经验。”
“以后如有藩属国叛乱,儿臣也有应对的能力!”
我是万古人间一剑修,诸天之上第一仙。...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因为,她是真的很想念他,很想,很想,那股想要他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他们本来是夫妻,在这种事情上根本就没有必要压制。而且,此刻她也只是手受伤了而已...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